王朝网络
分享
 
 
 

哲学与人生(全新修订本)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傅佩荣 著

出 版 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2页数: 3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26279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他的这本书做到了两个打通。一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讲哲学而不局限于哲学学科,分别列出专章论述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把人生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学,西方的重点放在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中国则着重阐述了儒道二家哲学的内在理念及其价值,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

目录

自序哲学与人生

简体版序 从哲学看人生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希腊文之“爱”与“智”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

掌握整体观点

确立价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第二章思想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概念

判断

推论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的类型

现象学(辨物的策略)

打破四种假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阅读的三种取向

阅读的四个步骤

结论:心智成长的方法

第三章人性的真相

就人的现状而言(希腊思想)

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戴尔菲神殿: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人是理性的动物

就人的起源而言(基督教)

基督教与天主教

上帝造人:神的形象与原罪

得救之途:信、望、爱

中世纪≠黑暗时代

人类的生命特色与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失落的环节:理性思考

人与动物的分界

真正的生命:直观的发挥

德日进:人往哪里去?

结论:掌握人生的方向

第四章神话与悲剧

神话:神界故事、民族的梦、不自觉的虚构

神话的基本信念

神话的作用

神话的主题

现代社会的神话

悲剧(以希腊类型为代表)

希腊悲剧三大代表

近代欧洲的悲剧

中国的戏剧

结论:从神话与悲剧中获取知识

第五章苏格拉底

时代与思想背景

自然学派

辩士学派

思想方法的特色

对话的方式

苏格拉底的对话

知识就是德行

生平大事

最有智慧的人

被人诬告,为己辩伪

狱中讨论

生命内涵

追求真理

肯定传统

内心之声

人格表现

理性与自由

信念与尊严

生死与超越

结论:活出自己

第六章存在主义

克尔凯郭尔

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人生三绝望

人生三阶段

尼采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权力意志:超人

精神三变

雅斯贝尔斯

界限状况

刹那与永恒

密码与超越界

四大圣哲

海德格尔

存有与时间

从此有到存在

人的未来

马塞尔

是(Being)≠有(Having)

奥秘(Mystery)≠问题(Problem)

我与你(I-You)≠我与他(I—He)

人生=旅行的过程

结论:保持开放的心胸面对人生

第七章荒谬之超越

萨特

存在先于本质

意识的空无化作用

萨特消极的人生观

加缪

与萨特之交往

思想关键:“荒谬”

荒谬的形态

以荒谬为出发点

加缪作品简介

结论:清楚自己的抉择

第八章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引言:中国有哲学吗?

有文化必有哲学

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

中国哲学之起源

《尚书洪范》:永恒哲学

《周易》:变化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质

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

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

存在与价值可以统合于超越界

结论:使传统智慧再现生机

第九章儒家的风格

人文精神的觉醒

礼乐安定人间秩序

人性向善论

向善而非本善

善: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择善圈执论

择善的前提

择善的方法

从择善到固执

固执与变通

儒家的价值观

自我中心阶段:生存与发展

人我互动阶段:礼法与情义

超越自我阶段:无私与至善

结论:人生的横向与纵向

孔子的一生:指向无限而圆满的上升弧线

第十章 道家的智慧

儒家与道家的差异

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格

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超越人类本位

老子的道

“道”是一切的起始(a)与归宿(w)

人间问题来自“知”

超越外在限制,向内探求

老子的三宝

庄子的逍遥

超越的智慧

庄子与惠施的交往

气化一元论

处世态度:外化而内不化

结论:以儒道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第十一章艺术与审美

艺术家的界定

以直接的途径,展现新形式与新象征

表达某种集体潜意识,使个人可以过渡到人类

有如雷达观测站,对人类文化的病征提出预警

在入神之间挣扎,以创造力反叛死亡

艺术家的困境

艺术家是人类的瑰宝

创造力与潜意识

遭遇实在界:主客融合的忘我之境

洞见闯入意识领域

创意往往在意识转换之刹那展现

艺术之审美效果

表现感情甚于模仿自然

创造性的表现,目的性的结构

不只是情感的宣泄或净化,而是升华

通往自由之路,恢复完整生命

结论:透过艺术了解生命

第十二章宗教与永恒

对宗教之批判

自然科学主义:无对象可言

社会学主义:社会之工具

心理学主义:心理上的拐杖

语言学:无意义的空话

从信仰出发

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

超越力量的表现:超越者、超越界

宗教是信仰的体现

信仰是内心的超越力量

宗教的条伴

教义

仪式

戒律

传教团体

学理

小结

宗教之高级与低级

人性不完美

对罪恶的反抗

对痛苦的态度

迷信的特色

出于恐惧

崇拜个人

增强欲望

迎合世俗价值

结论:观想永恒的奥秘

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

教育的三阶段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

群体

自我

自然界

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

自我认识

自我定位

自我成长

自我超越

结论: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

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文化之界定

异于自然

形成传统

自为中心

生命周期

文化之内涵(结构)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理念层次

现代人的考验

天文学革命

生物学革命

心理学革命

资讯化革命

基因学革命

回溯传统,因应挑战

中华文化的理念

儒家的人性论

道家的自然观

儒道皆有超越界

结论:文化的未来展望

多元化与全球化

各文化基本理念的沟通

在善的基础上发展真与美

书摘插图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有些人笑称,所谓的哲学家,就是整天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寻找一只黑猫的人。亦即,他所说的一切全凭个人想象,而无法证明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只猫:也有人抱怨,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把你原本懂的事情说成你不懂。然而,真的是如此吗?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要特别说明,这种一般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到图书馆查看资料,必须根据书目编号,这时会发现编号“0”代表总类。也就是辞典、百科全书之类的工具书;编号“1”则是哲学类。为什么哲学会被排在第一号呢?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早就界定了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

人类的经验是多样而分散的,尤其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们总是希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确的抉择。“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Ph.D.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

若要了解上面所说的是否合理,就要进一步思考:“到底什么是哲学?学了哲学之后对人生又有什么帮助?”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

希腊文之“爱”与“智”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几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世界》(Sophse's World),Sophie这个字就是源自Sophia,有些女孩喜欢把英文名字取做Sophia,代表对智慧有一种向往。

“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以Philia、Eros、Agape三个字为代表,分别指涉三种不同的情怀。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Eros,其形容词是erotic,中文一般翻译为“情色”。

Eros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一个人有情爱的欲望是正常的,因为若是没有这种能力,两性就不可能结合并且繁衍后代。Philia则是“友爱”,它和Philos是同一个字根。第三种爱叫做Agape,代表了“博爱”,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无私的爱。

在中文里“爱”这个字,往往显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别标明是友爱、情爱、博爱,或者是亲子之爱、夫妻之爱、家庭之爱、国家之爱等,借此加以分别。在希腊文中则是直接使用不同的字,以避免让“爱”这个字混淆了,因为爱有很多种,譬如:有些人为了爱,可以牺牲奉献;有些人为爱,执著到要去杀人或自杀;也有些人为了爱达成自我实现。

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换句话说,一个人在爱好智慧的时候,并不是一种Eros,好像男欢女爱一般,狂热到不能静止。也不是Agape那种泛爱一切、没有任何差等的博爱,而是Philia,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使我们对:于智慧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那么,什么是“爱智”?在此要指出一个原则,即“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

希腊时代有一派学者,自称为“辩士学派”(Sophists),相信自己拥有智慧。年长的人由于见多识广,可以教导别人,因此很容易摆出一种姿态,让年轻人觉得他好像很有学问,能够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他们未必是真正的智者或爱好智慧的人。因为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

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然而,这些不停在变化的东西,却还能够继续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吗?变化代表有生有灭,亦即本身应该是缺乏实在性的,但它居然能够持续存在。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因此人们要试着问:“到底‘存在’是什么?”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在希腊人的想法中,智慧是“属灵的”(spirtual)、属于神明的。AN为是身心合一的,而身体是一个物质,有重量、有惰性。例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样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类的身体是软弱的,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当然,这不是要我们去自杀。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西方强调“爱好智慧”是灵性上的追求,的确有其道理。人到了最后要离开世界时,应该检视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体的影响程度,而让心灵完全自由地翱翔于永恒真实的领域。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代表这个人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各种试炼,取得最后的成全。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举例来说,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读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读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个人叫做宁越,他十几岁时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资却仅够维持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这位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读书,三十年之后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地读书,十五年之后变得很有学问。有个贵族请他当家教,生活就此改观。

这个故事当然是一个特例,因为大多数的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早忘了自己曾经立过什么志向。然而,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

如此说来,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从事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

有一部日本电影叫做《催眠》,叙述几个角色在不知不觉中被催眠了,然后在受制的情况下接受指示,做出许多平常无法思议的事。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催眠的,广告的作用就是一种催眠的过程。有一句广告台词说:“你在看我吗?你可以再靠近一点!”事实上,当你电视看久了之后,真的走近一点去看,最后就会像被催眠一般,觉得好像活着就应该要像电视中的人一样,学这些人用一样的商品,否则就会活不下去,于是你变成了一个商品流通站,不断地去消费及使用这些商品。

这种催眠作用在一个社会中可能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譬如我们从小开始,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灌输了许多观念。我们往往认为这些观念是对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反省过。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要研究哲学,就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觉得好奇,这样才能让自己重新出发。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经验本身虽然像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其实里面的东西好坏都有,良莠不齐,就好像黄河之水一样,看起来浩浩荡荡,事实上挟泥沙以俱下。这时就需要依靠理性来对自己的经验做一个反省。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而平常在经验的过程之中(如赶车、买东西、和别人通电话等),则恐怕是身不由己的,因为有许多外在的因素会引导我们朝着某个方回去行动,去生活。

人会有各种好的与不好的经验,这是很自然的,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然而,重要的是,必须以理性去思考这些经验。能够静下来思考,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说是人生开始转变的关键。我们常说“在生命转弯的地方”,思考能够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

……

哲学与人生(全新修订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察言观色识人术
2009最新修订版(人事考录辅导教材选调生考试系列)复习指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幽默智慧好钱途——赖淑惠的幽默才智
现在开始学幽默——赖淑惠的幽默哲学
傅佩荣细说论语
细节决定成败(白金版)
做人要低调 做事要博弈
读库0901
阳光特训
徐志摩.新月社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