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薛瑞萍班级日志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薛瑞萍著
出 版 社: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2页数: 27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450497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真实,自然,清晰,完整……国内第一部母语教学及班级成长记录! 朗诵是让孩子用声音亲近美好文字、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朗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朗读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和朗读,朗读能够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籍的整体,朗读能够让世界由心而境一点点变得清明。本书是“薛瑞萍班级日记”之《书声琅琅的三年级》,其目的是让孩子热爱朗读,帮孩子打开一扇幸福的门。
内容简介
朗读的意义在哪里?
朗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朗读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和朗读,朗读能够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籍的整体,朗读能够让世界由心而境一点点变得清明。
朗读的意义就在朗读本身,就在此在,就在流淌于朗读时光的纯净、忘我的快乐。希望还在热爱朗读的目的不是追求分数,而是帮孩子打开一扇幸福的门。
对让孩子亲近朗诵,从而用声音亲近美好文字、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不是一视同仁地给予频繁的锻炼机会,而是坚守品质标准,恭敬美好事物。让孩子看见,让孩子听见——让孩子只看见、只听见美好文字的美好。
一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在身心共振的朗读中,美好事物将师生的生活一起照亮。
作者简介
薛瑞萍:网名“看云”。 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至今。 人生观: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 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目录
第一部分 上学期
九月:一周开始于朗读和持续默读
第一天
三次拥抱
一周,开始于朗读和持续默读
秋的味道
有信念的小花
“够不够”和“一对一”
第一次习作
珍贵的礼物
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
春园之草
写在沙上和刻在石头上的
做舟子,不做纤夫
温暖而适宜的沃土
十月:朗读也要备课
第一次白色朗读
也是蒲公英的种子
为什么一定要建立班级书库
朗读也要备课
高尔德的建议和“亲近母语”的主张
晏楚芸的“幸福”
十一月:第一重要的基本功
草本、木本
“不要,不要鼓掌”
现在必须做的,现在才能做的
离开了水,是不能学会游泳的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123,爬上山,
滚得慢一些,让蝴蝶停在教室
教师的底气从哪里来
为什么要给家长布置作业
这就是纯净
第一重要的基本功
特殊的一课
十二月:一个不能丢,一个不敢丢
期中测验之后
123岁的“小木偶”
一个不能丢,一个不敢丢
长鼻子啊,长鼻子
注视——都是跑题惹的祸
声音里的鲜花
那是狼
为什么要写
22束冬天的阳光
你听见铃声了吗
是一不是二
移民王子米花糖
缠足勇气爬山虎的脚
一月:白净的朗读
此在的快乐是第一重要的
“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战胜自己
白净的朗读
何况还有诗
面包棒少林棒金箍棒
聚焦与忽略
孩子们,辛苦了
第二部分 下学期
三月:我在春天的阳台上
秋千
只管读,只管读,只管读
——《长城和运河》教学实录
“因为橡子是有生命的!”
流连忘返
——《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没有什么会消失的
味道漩涡沧浪水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实录一
强迫症
让你聪明让你笨
我在春天的阳台上
——《雪儿》教学实录
是时候了
“爷爷呀!”
四月:将绘本进行到底
约翰帕特里克诺曼麦克亨尼西
走路去上学
“煎辛”
儿童成长需要一对一的关注与呵护
——关于期中考试的通知及要求
将绘本进行到底
我要花多少时间
我会首先感到厌倦
第一支歌
也是白色朗读
不要急着回答,不要用语言回答
一《狼和鹿》教学后记
五月:这就是原始森林
花样母女
对子酵头第一个热馒头
——《槐乡五月》教学实录
“这就是原始森林”
“你也是大自然完美的创造!”
——《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朗读实录之一
“套着复习”和“不教之教”
“我发现”
——《争论的故事》教学后记
听着,看着,享受着
——《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朗读实录之二
节律
做能做的,其余交给信仰和祈祷
——《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朗读实录之三
恭敬美好事物
——《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朗读实录之四
此时此际
“我怎会有那么好的一对朋友呢?”
激活与顺应
——《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朗读实录之五
在操场上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上学期
九月:一周开始于1朗读和持续默读
2006年8月31日/星期四/晴
第一天
秋老虎横行肆虐,桑拿天分秒煎熬——开学了。
李想回来了。
来了三个新生:李欣慧、骆梦茹、李志诚。分别送给他们一本注音读物——当然,是我自己的书。
书,与其说是送给孩子的,不如说是送给他们父母“看”的。要想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尽快染上读书习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啊。
暑假里,不止一个朋友问:“三年级了,看云写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真实的含义乃是:“三年级了,看云做什么?”
大家期待着能在日记里读到新东西——新思考、新动作。
“哪来那么足的能力和精力,去弄许多新思考、新动作哦,”电话里,我实话实说。“两年艰辛,不过是为了让学生早点爱上阅读。所谓一勤养百懒,起始年段的摇唇鼓舌、软诱硬逼,不过是为了之后的可以放手。三年级起,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就在课堂上,学生读学生的,我读我的,绝不为区区一册教材、一次考试而终日操练。如此而已,如此足矣!教育是农活,不是科学试验,不是文学创作,不能、也不该有太多新招数。学生的轻松当然是重要的,一样重要的是,我也不能太累。”
暑期里读到的《朗读手册》,对我影响巨大。朗读和持续默读是从前就做了的,本学期要做得更加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