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治史(二)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张金龙著
出 版 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55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2317841包装: 线装内容简介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由非汉民族建立的最重要的王朝之一,是第一个真正入主中原的非汉民族政权,全面系统地认识北魏王朝从创建、兴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书以君主在位的时代先后为序,以全方位多角度阐述北魏历史全程为旨归,力图用比较流畅的历史语言叙述北魏王朝从建立到衰亡的全过程,希望能够更加准确明晰地呈现出北魏历史的基本面貌。
目录
第二卷 道武帝时代(386—409)
第一章 北魏王朝的建立
一、拓跋珪亡命贺兰部
二、北魏王朝的建立
[附]1.关于牛川地望问题
2.贺兰部种族蠡测
第二章 立足代北:大漠南北等地的征战
一、征战概况
二、消灭独孤部
1.破刘显
2.灭刘卫辰
三、兼并贺兰部
四、征讨高车、柔然等部
1.征讨高车诸部
2.征讨柔然
3.征讨其他各部
第三章 挺进中原:北魏与后燕的战争
一、北魏对后燕的臣服
二、后燕对北魏的征讨
1.慕容宝征北魏:参合陂之战
2.慕容垂亲征病亡
三、北魏占领并州
四、攻占河北腹地的战斗
1.战前形势
2.攻占信都
3.柏肆之役
4.攻占中山
5.攻占邺城
五、制约战争进程的因素
1.北魏方面
2.后燕方面
六、战后的处置
1.加强对河北地区的控制
2.后燕官吏的归附与任用
3.徙民以实京都
第四章 道武帝后期的政治军事措施
一、京畿地域与平城营建
1.司隶校尉、司州与京畿地域
2.平城为中心的皇家工程
二、地方行政建置的确立
1.并州
2.安州→定州
3.冀州
4.相州
5.兖州
三、镇压反叛
1.贺兰等部的谋反
2.镇压河北地区的反抗活动
四、离散部落:游牧向农耕的转变
1.离散部落的时间、内涵与意义
2.离散与未离散部落的例证
3.关于领民酋长制
五、南侵河淮地域
六、北魏与后秦的关系
1.北魏与后秦的交往
2.挺进河东:柴壁之战
第五章 北魏初年的鲜卑贵族
一、拓跋宗室
1.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2.昭成子孙
3.道武帝之子
二、宗族九姓
三、八姓勋贵
四、其他贵族
第六章 汉族士人与北魏初年政权建设
一、道武帝对汉族士人的任用
二、讲解经史,出谋划策
三、制定典章制度
四、制度概况
1.祭祀礼制
2.乐舞制度
3.官爵制度
4.与加强君权有关的两条诏书
第七章 道武帝晚期政局
一、道武帝晚年的暴戾
二、子贵母死与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三、道武帝被弑与明元帝即位
第三卷 明元帝时代(409—423)
第一章 明元帝时期的内政
第二章 明元帝时期的统治集团
第三章 北魏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第四章 南北军事冲突与北魏疆域的南移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北魏王朝的建立
一、拓跋珪亡命贺兰部
公元383年十月,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于东晋之后,迅速陷入崩溃和瓦解之中。同年,受前秦之命统治拓跋鲜卑的独孤部酋刘库仁被鲜卑慕容文等所杀,拓跋鲜卑转由刘库仁之弟刘眷(头眷)进行统治。其后一二年间,独孤部在代北的实力也在迅速膨胀之中。公元385年,刘“眷又破贺兰部于善无(令山西右玉县西北),又击蠕蠕别帅肺渥于意亲山(即意辛山,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破之,获牛羊数十万头”。按此局面,当时由独孤部左右代北局势甚至建立政权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独孤部统治集团争夺部落联盟领导权的斗争削弱了这种势头的发展。《魏书》卷二三《刘眷传》:
眷第二子罗辰,性机警,有智谋,谓眷曰:“比来行兵,所向无敌,心腹之疾,愿早图之。”眷曰:“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