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中互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互子著
出 版 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58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60535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围绕易学广义的范畴来探讨和说明阴阳、五行和元气之类的论述,并引出为主题的易学,尝试以古人的思想和今人的语言等,作较全面的探讨和解述,以及介绍由此探讨的“新理论”,所产生的某些新发现和创作等的应用。对于其它相关书籍的各种说法。本书只尽可能引用、辑录和论述认为有用的部分,并尝试作个人性质的综合归纳。凡参考辑录的部分和所涉及的书籍,本书均尽量标示其出处以示尊重和考究。 本书从多角度的思路探讨“易道”的各种可能性,故会产生一些并无实质性的过渡内容,尝试探索易学各方面的千古疑谜.以此引导和启发读者了解易学的真谛与效用。
本书针对易学为主,统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借以归纳成“象拟科学”称谓的建议,以《易道中互》为主题书名,分为四大卷篇。每篇可自成一本书。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中国古代太极学说
第一章阴阳学说
第二章五行学说
第三章天干地支
第四章河图洛书
第五章元气、无极、太极学说
第六章太极易论等科学概说
第二篇 易经阐述
第一章《周易》概况
第二章八卦概要
第三章易序象论
第四章易道与天地中互
第五章易医杂说
第六章先后天说
第七章易学数说
第八章卦爻图说
第三篇 《周易》经传注
前言
概说
第一章系辞上传
第二章系辞下传
第三章说卦传
第四章序卦传
第五章杂卦传
第六章拆句解字趣说
第七章声律音韵趣说
第四篇 《周易》卦爻辞说
第一章辞说译注概要
第二章《彖》、《象》、《文言》、《易经》辞说译注
第三章《周易》序辞杂文
第四章互易录
第五章互矢子谈
后说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篇 中国古代太极学说
第一节概述
曾有人提出把《周易》、《黄帝内经》、《道德经》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书,而在本书,则尝试把“易经、气功、中医、运气、风水”称为中国古代(阴阳)五大学科。这五大学科的经典,基本上都言及阴阳五行理论。所以,要理解五大学科的精髓,必须先对阴阳五行等有所认识。相反,如要更深入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了解五大学科之中的其中部分知识,对更深入领悟阴阳五行的理论,和各学科的科学知识的有关应用会更得心应手。
中国古代正式论述阴阳和五行的书已失传,留于后世的,都是其它书籍或多或少地说及。太极、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与古代先哲的数理哲理等分不开的。尤其是太极学说,在五大学科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中,由始至终或明或暗地影响及体现着。懂阴阳五行学说的人不一定会五大学科,但懂得五大学科的人,必然多少都会对阴阳五行学说有所认识。诸子百家,极可能都是由《易》派生出来的。因此,要更好地学习或了解诸子百家.最好先对我国古代阴阳和五行学说有个大概的认识。
本章节里面的古今称谓解说很多,很大部分是意思相同的,只是文字表达不同而已,是字词不同而意思一样。故需要理解其真实意思,不但需要过于“咬文嚼字”,“拆句解字”,“抽丝剥茧”;还要充分“代分函微”,“触类旁通”,“方以类聚”;更要像炼气功一样,无我地“性命相修”,“无为有为”,从而“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本章节在古代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科学知识,以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加以阐述,并多用符号、图解和理论相结合,增加创新的部分,尽可能地加以完善和发展。希望对各行业各人士的发展创新,及道德养生等都会有所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