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与众生 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其他宗教 ,
作者: 王守恩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44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752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同时,文化与社会的生态、生活、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对社会的运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研究不仅应当考察文化本身,而且应当开启社会的视角,探讨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信仰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意识形式,它在广阔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超过了任何一种学说与宗教。因此,从社会角度考察民间信仰、揭示其社会根源与社会效应,对于拓宽文化研究的视野、提高文化研究的水平也很有必要。同时,对传统时代特别是近世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关系的考察,还能为当今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王守恩,男,原籍山西沁县,1954年出生,1982年本科毕业,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师,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起任副教授,2000年起为硕士生导师,2003~2008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著有《中国近代社会史》(合作)、《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合作)、《山西历代纪事本末》(合作)等专著和《中外民俗概要》(合作)等教材,选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副主编),发表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方面的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民间信仰及其研究价值
一 民间信仰的几种定义
二 民间信仰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民间信仰研究的已有成就与未来趋向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三 不足之处与发展趋向
第三节本项研究的意义与构想
一 本项研究的意义
二本项研究的对象
三 本项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一节家庭、宗族神灵
一 祖先
二 家庭神
三 宗族神
第二节村落神灵
一 村落神庙
二村落庙神
第三节行业神灵
一 农牧业神
二工商业神
三 文士武人之神
第四节其他神灵
一 疹神与瘟神
二 冥王与众鬼
三 动植物精灵
四 灵物与神圣器物
第五节众神的分类与系统
一众神的分类
二众神的系统
第三章神圣与世俗
第一节民间诸神的庞杂性与世俗性
一 民间诸神的庞杂性
二 民间诸神的世俗性
第二节民众信仰的原始色彩和功利性质
一 信仰状态的原始色彩
二 信仰动机的功利性质
第三节太谷民间信仰的地方特色
一 监护神、生育神广受崇拜
二 山区多龙王,沿河重河神
三 财神信仰大为盛行
四 多神兼具商业职能,土地爷退居家庭
五 本地神异彩纷呈
第四章大传统与小传统
第五章民间信仰与村落自治
第六章民间信仰与村际关系
第七章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
第八章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言
第二节 民间信仰及其研究价值
一 民间信仰的几种定义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意识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信仰是人类意识对自身生存背景、条件、历史和结局的整体审视与全面反映,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动调整,是对终极性人生目的的确认与追求。”“自古迄今的人类信仰,按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原始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主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信仰;以人自身为核心,以真理、主义崇拜为特征的哲学信仰。其间尚有大量的非此非彼、或此或彼的中间环节,以及由这些形态衍生的信仰现象。”①在上述三种形态的信仰中,第一、二种均属超自然信仰。本书所要讨论的是作为这两种形态之中间环节、兼具这两种形态之若干特征的民间信仰。
所谓民间信仰,首先是与官方信仰相别而言的。官方信仰也可称为国家宗教,它以官建坛庙为象征载体、以官员遵照典制举行祭祀为信仰仪式。民间信仰则指在民间流行、由广大普通民众所持的信仰。在中国民俗学界,它亦被称为民俗信仰,指“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②其次,民间信仰又与成熟形态的制度化宗教如佛教道教的信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