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老师,我恋爱了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王瑞琪 著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3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3574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本影响老师指导学生的读物,一部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宝典。
内容简介
现代年轻人疯狂地追求偶像级的小说、音乐和影带,然而,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些心灵的滋养品。因为他们生理上的成熟带给他们情爱的初萌,这份青涩和苦闷在繁忙课业的压力下昼夜纠葛,没有人能参透他们的心,父母师长有时也是爱莫能助。请你在灯下睡前随手翻翻这本书,或许在个案的经验解析中点破孩子脑中的混沌,解开他们心坎的死结,让他们扫除阴霾,重新展开青春的笑脸,迎接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王瑞琪,主修心理学与卫生教育,对两性问题与家庭教育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台湾杏陵性咨商治疗中心咨商心理师,并在几所大学开设“亲职教育”、“两性关系与辅导”等课程。著有《我是怎么教孩子的》、《新恋爱时代》、《少女薇薇的烦恼》等二十余本作品,其中多本书获得读者的好评。
目录
陪青少年走过尴尬的寂寞
青春真好
自序
1 我喜欢
暗恋
我喜欢
同性情结
爸妈说不可以
2 迷情追踪
爱的所有权
花心
干哥哥与干妹妹
三角恋
争吵
老师,我爱你
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
3 别太爱我
拒绝
众星拱月
骚扰
老师,别太爱我
朋友
若即若离
4 爱的困惑
为什么我会紧张
该不该和他见面呢
怎样才算“适配
老师,我可以喜欢你吗
迷恋偶像不好吗
该怎样挣脱浪漫的网
我可以谈恋爱吗
什么是法国式亲吻
人一定要结婚吗
爱一定要有性吗
是同情还是爱情
为什么他不理我了
这就是“解放”
5 我和我的身体
要不要
发育
天使之吻
处女情结
自慰症候群
6 当爱已成往事
昨日爱已远
我错了吗
相逢何必曾相识
从朋友变陌生
思念总在分手后
书摘插图
1 我喜欢
暗恋
个案甲 曾想放弃但又忘不了
我是个13岁的少女,自小学即暗恋一个既帅、体育又一级棒的男孩。我从不敢将这份情感告诉朋友们,直到最近才透露出来,他们鼓励我写情书给他,于是我写了一封信托朋友拿给他,可是他还未回信。我曾为此难过许久,每天还是强颜欢笑。曾想放弃。但又忘不了他。和他擦肩而过时,很想对他表白,但是又怕遭到拒绝。最近考试频繁,想静下来好好念书,但一静下来脑海中便浮起他的身影,我该怎么办?
个案乙 我只敢偷偷瞄她一眼
有个问题深深地困扰我。我在小学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她的气质很好,功课也不错,是一个很好的女孩。我曾经写过一封情书给她,也送过花给她,但她对我仍是无动于衷。每次我遇到她的时候,只敢偷偷地瞄她一眼,不敢正眼面对她,但是这件事并不会影响我的功课。我很想跟她做个朋友,即使是普通朋友也没有关系;可是我一看到她就欲言又止。请问,我该怎么做呢?
个案丙 他忽然叫了我一声:喂!
我是一个13岁的女生,隔壁班有位男同学,他的功课差,会抽烟,也会打架、骂脏话,但长得不错,所以我就这样喜欢他了。
有一次,我走到他们班门口,他把头伸出来,我旁边的同学说他存看我,我真的不敢相信。又有一次,我走到他窗前,他忽然叫了我一声:“喂!喂!”但我没有回答他,我不知道他是否想和我说话。
我很想认识他,但我又不敢。因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而且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很丑。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认识他(但是不要用写信的方式),让他更注意我呢?
解析
暗恋,在许多文学家的笔下,是一种唯美的情绪、浪漫的感觉;然而,真实的人生中,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暗恋”的情节却多半是苦涩的、心酸的。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就在“暗”、“恋”两个字。
为什么要“暗”呢?因为没有把握、怕被拒绝,因为想和对方交朋友的念头太患得患失,因此迟迟不敢采取“行动”。就算做了某些“示好”的举动,多半也是一些比较含蓄、比较“不直接”的举动,像:委托朋友传话啦、写信啦,等等。前面三封读者来信里,倾诉心事的少男少女并非没有机会直接与对方接触,但是总是在“擦肩而过”、“遇到他”、“经过教室窗口”时,紧张得不知所措,欲言又止。
其实,事情很清楚——如果不表达,对方不可能知道,你的感情便永远只是单向的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馈,又怎么会不苦闷呢?因此,如果不希望日后感到遗憾心,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化暗为明”了。因为,你的“表达”只是表示想成为朋友的善意,而不是突兀地表达爱意,对方不会受到惊吓,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成为朋友”的方式很多:认识了见面时打招呼、借笔记本、一起参加某些活动……都可以渐渐成为朋友。倘若为了做个普通朋友还要郑重地写信告知,这未免也太“刻意”、太“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你说是不是?
如果连“做朋友”的期望都遭到对方的拒绝(你向他打招呼,他爱理不理的),那么,这个人是否还值得你如此“用心良苦”呢?你得想一想了。他(她)可以有一百种理由决定要不要成为你的朋友,你必须尊重他的这个权利。当然,你也不需要因为被拒绝而自贬,很可能只是他对两性交往的观念比较保守,或者他不相信男女之间也有单纯的友谊等,你不要太难过,更不要往自己身上揽(一定是我太丑了),就当做“没有缘分”吧。这不是“失恋”,因为,连“恋”都还没有开始呢!
青春,代表的是真挚的热情和无限的可能的未来,就从“做个朋友”开始,如何?
我喜欢
个案甲 心中有种失去的感觉
我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女生,功课还算不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他,他也知道我喜欢他,不过最近都没有看见他,心中仿佛有种失去他的感觉,我该如何?
他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而我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之间相差了两岁,和他相处的时间只剩一年了,我该如何和他相处,好好过这一年呢?
个案乙 我们认识但不曾交谈
我今年16岁,在一家补习班认识了他。我很喜欢他,但是我们不曾交谈过。曾经看到他和一位我也认识的女孩有说有笑的,我曾问过她:“你是不是喜欢他?”她却说:“怎么可能呢?”我猜那女孩喜欢他,而他不一定知道。
现在他已经不在补习班了,我好想再见他,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否该忘掉他呢?“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很特别……
个案丙 他怎么会选择我呢?
我是一个高二的女生,上学或放学时在校车上皆会遇见“他”,而他有时也会喊我“学姐”。自他高一进学校起,我便注意到他了;而我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了好感;只要他和别的女孩讲话,我便怒火中烧、闷闷不乐。有一次他还拿一张女孩的照片给我看,问我:“好看吗?”我好生气!
有时坐校车,他在我后面,跟我讲几句话,我都脸红、心跳加速。难道我已经喜欢上他了?我有好几次想告诉他心里的话,但是我又怕把他吓跑了。他长得颇有女孩缘,喜欢他的人一定不少,他又怎么会选择我呢?请您告诉我,我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个案丁 他不说但是我知道
我是一个初中三年级的女生,在两个月前认识了一个比我小的男生,他对我非常好,也很关心我。我们从认识到现在。每个星期至少通电话两到三次,我知道他喜欢我,但他从不曾对我说过,或许是怕我拒绝吧!最近我发现我愈来愈喜欢他了,但是我很在乎年龄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是第一个年纪比我小却能让我这么喜欢的人,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吗?
解析
是的,“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很特别;很甜、很美,但是也有点酸楚和苦涩。
我曾在书上看过专家说,“喜欢”的前身是“欣赏”,最后则可能终结于更深刻的“爱”。不过,我相信这些分析对青少年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年轻人才不管这些名词有什么不同,反正就是被某个特定对象吸引,反正,哎呀!反正就是“喜欢”嘛!
每个人的一生中,可能“喜欢”过很多人,有些人喜欢得久一点,有些人可能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青春期开始的“情窦初开”,会使很多人发现自己心中自然滋长的情愫;既然“它”是这么自然的呼唤.为什么不正视它呢?何必刻意压抑?对你所喜欢的人浮上几朵微笑,多说几句话,应该是再自然也没有的了。这种互相关心、慢慢接近的美好感受,应该会为生活增添很多乐趣的。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喜欢”的美,只感到苦闷呢?为什么喜欢了一个人之后,便开始患得患失?为什么看见别人也喜欢他,或他也喜欢别人,就不能忍受了?难道“喜欢”这种情绪也有“排他性”?
关键似乎在于:有时候,你不只是“喜欢”而已,你还想得到太多。比如说,很久没有看见他,就‘‘仿佛有种失去他的感觉”;丙说:“他又怎么会选择我呢?”丁说:一‘我很在乎年龄的问题。”……慢!慢!只是“喜欢”一个人,谈不上“得到”或“失去”呀!“选择”?选择什么呢?只有寻觅配偶的时候需要选择吧?“喜欢”则不必!你可以用不同程度的喜欢,去喜欢很多人的。至于丁,喜欢一个人不必在乎年龄的,就算是择偶,在乎年龄差距的人也愈来愈少了,不是吗?
让我们把问题简化,把喜欢“还原”为喜欢吧!单纯的喜欢一个人,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甲、丙、丁都可以继续“喜欢”自己所喜欢的人;一旦觉察到自己有苦涩的情绪,就提醒自己:“我可能想得太多了!”而“不曾和他交谈过”的乙,如果你愿意,恢复联络之后就可以再次开展你的“喜欢之旅”了。
不要预设立场,不要急着幻想未来,就让单纯的“喜欢”,为青春填上绚丽的色彩吧!
同性情结
个案甲 为了他,我哭过好几次
我是初中三年级的男学生,不知何时我喜欢上我们班上的一位男同学。个性外向活泼,自认在班上人缘不错的我,自从喜欢上他之后,变得百依百顺,不会在他面前粗言野语,在他面前,我变成一个很斯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