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三书
分类: 图书,少儿,传统文化,
作者: 杨英,潘静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2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35769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薄薄的一册书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许多多的名人、大家就是读着这样的书长大。
内容简介
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特点,《启蒙三书:》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等辅助性的文字,融入了精当的说明和点评。在给每个文本注释时,我们并不做繁琐的引证,而是结合孩子的特点,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做讲解。并且在后面加入了与原文相关的小故事和知识拓展板块,增加了《启蒙三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使孩子在阅读经典的时候还能读到精彩的故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一直都是每一个龙的传人始终如一的追求。而这本《启蒙三书》就将帮助孩子们迈出走向辉煌明天的第一步。
目录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书摘插图
三字经
曰笔墨,曰纸砚。此四宝,藏文房。
读故事,懂道理
苏轼喜得天砚
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自幼喜习书法。他12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的父亲苏洵叫他把大院后边的空地开起来,准备种些花草。于是苏轼和弟弟苏辙开始卖力地干活。正挖得欢的时候,“当啷”一声,挖出了一块沾满泥土的方石头。苏轼揩干净石头上的泥土,石头呈现出浅绿色,有点像青鱼的脊背,质地细腻润柔,夹杂着细小的银星。他用另一块小石头敲击它,发出叮当叮当的清音。
“弟弟快看,说不定还是块宝石呢!”苏轼高兴地呼喊着苏辙。
“叫爹看看,或者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苏辙也极有兴趣。
后来,苏洵把这块石头做成砚台,从那之后,苏轼便常用那个砚台磨墨写字。渐渐地,苏轼发现,那个砚台不仅磨墨容易,而且有保持水分的特点,能将磨好的墨水保持较长时间的润泽。于是,他将那个砚台取名为“天砚”,并且十分爱护它。
相传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书房侧的一个小水塘将石砚清洗干净,就这样复日复年地洗砚,小水塘的水也似墨汁了,后人便把这个小水塘称为“东坡洗砚池”。后来,这个天砚也成了苏轼的传家宝,到了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他还为此专门写了《天石砚铭》的文章。
知识拓展
安徽歙砚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我国“四大名砚”分别是指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其中,歙砚出产于安徽省的歙县龙尾山,又称“龙尾砚”,享有“龙尾歙砚为天下冠”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