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碗窑旧事
分类: 图书,小说,社会,
作者: 索新存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1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72420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写了我们久违了的酾生视界,呼唤构建民族道德的新质,旨在传承民族道德的优秀传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个胼手胝足的农民作家有如此的精神站位和美学追求,实属不易!
旧事不旧,发人深思,小小老碗窑,令人流连忘返。
渐行渐远的陇东乡世界,裹挟着撕扯不断的复杂情愫,让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审美抉择……
索新存的《老碗窑旧事》,书写我们久违了的陌生视界、呼唤构建民族道德的新质,旨在传承民族道德的优秀传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胼手胝足的农民作家有如此的精神站位和美学追求.变属不易!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著名评论家雷达
旧事不旧,发人深思,小小老碗窑,令人流连忘返。中华民族何以绵绵不息?农民大众何以拼搏不止?关键是我们有坚韧奋进、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汤吉夫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兴兴是一个四世同堂家族的小宝贝。他的童年幸福是从妈妈去世终结的。太奶奶和爷爷先后离开人间,爹爹赌博成瘾坠崖身亡,更使他的命运雪上加霜。一个大家庭只剩下了奶奶和兴兴兄妹三人。在极端困苦中,兴兴拎着打狗棒,走乡串户乞讨,种地,打工,还到皮铺学徒。苦难的人生道路上,他受尽了屈辱和白眼,也得到了同情和关爱,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严酷的生活教会他奋斗,复杂的人生引领他成长,兴兴秉承着勤劳、质朴的民族传统,开始了自己拼搏向上的人生。
作者简介
素新存,1962年生,甘肃省宁县和盛乡杨庄村农民。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高考落榜后,一边种田搞经营,一边开始了文学创作。白天,他顶着酷暑严寒种田、卖莱、收废品;晚上,在窑洞里笔耕创作。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阿娃》、散文《枕月》在甘肃文坛上引起一定的反响。长篇小说《土村》曾受到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的热情首肯。
书摘插图
六月里日头分外亮堂刺眼。天气热,土路上被牛车碾起一层厚厚的黄土末,阳光下面呈现一种黄金面儿的模样。路旁的大树绿绿的咕嘟嘟地往起冒,层层叠叠地挨到明亮的蓝天上去,天便被夹挤成一溜儿,七扭八歪。树影下,人家的土屋、老窑、柴垛便窝在阴凉里纹丝不动,黑眉乌眼地支棱着,一声不响。猪儿、狗儿、鸡儿、猫儿也不见跑动,在燥热的气候中一身疲乏,身体软软地呆在一隅舒舒服服打盹。野鸟也怯火,老半天听不见呜叫。
麦场瓷光瓷光的,泛着白光,四方四正,一角的石头碌碡放着青闪闪的光,好像也被太阳烤得软软的提不起精气神。麦场边的草窝里,兴兴一跳奔了出来。兴兴今年十岁,却光着屁股,只穿一件老土粗布破衫儿,也没有鞋,抡着精脚片子。兴兴的这副样子,在今天的孩子看来非常奇怪,但在民国初年的老碗窑村却是一种习惯,因为兴兴家有一个厉害的太奶奶。这个太奶奶影响了一个村子。兴兴家四世同堂,不仅有爹有娘,有爷爷有奶奶,还比别人家多出这么一位古怪的老太婆。太奶奶很老很老了,整日说胡话。太奶奶活过了九十岁,老傻了,时常白天拄着拐杖,满屋找夜里梦见的物什,边找边骂:
“他娘的脚,刚刚还在这儿,一转身就不见了,来了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