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关汉卿戏曲集导读

分类: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施绍文,沈树华著
出 版 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78300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本书为“国学大讲堂”——《关汉卿戏曲集导读》分册。
作者简介
施绍文,1928年出生。曾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任教,长期从事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有《黄景仁诗选注》、《学记译注》、《藤阴杂记》(点校本)、《庄子马蹄译注》、《阮籍咏怀诗选注》;参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读本》、《鲁迅论中国文学遗产》、《唐诗鉴赏词典》、《古典文学三百题》、《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要》、《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书的撰写工作;发表有《论李清照词》等论文。
目录
第一部分 怎样阅读关汉卿的戏曲作品
第一章 阅读关汉卿戏曲作品前的准备
一、元杂剧和它产生的原因
二、元杂剧的体裁与结构
三、戏曲家关汉卿的生平
四、关汉卿作品的版本介绍
第二章 关汉卿戏曲作品的思想成就
一、对元代黑暗社会和各种丑恶人物的揭露
二、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和对广大妇女的同情
三、对英雄人物和高尚情操的歌颂
第三章 关汉卿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
一、典型人物性格的创造
二、组织戏剧结构的手法
三、曲词语言的特色
第四章 关汉卿戏曲作品的影响及其他
一、关汉卿戏曲作品的影响
二、研究关汉卿戏曲作品参考书目
附:本书引用书目
第二部分 关汉卿戏曲作品注析
感天动地窦娥冤(全本)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全本)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全本)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第四折)
望江亭中秋切脍(第三折)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第一折)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二折)
温太真玉镜台(第三折)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二折)
王闰香夜月四春园(头折)
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三折)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第二折)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第二折)
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三折)
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
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
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关张双赴西蜀梦(第四折)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怎样阅读关汉卿的戏曲作品
第一章 阅读关汉卿戏曲作品前的准备
二、元杂剧的体裁与结构
上节我们探讨了杂剧产生的原因,现在我们来探讨杂剧的体裁和结构,这对我们研究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尤为重要。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杂剧的体裁必须是代言体。所谓代言体是相对叙事体而言的,叙事体由演唱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叙事体可以由演唱者一人或数人叙述故事中所有人物的言行,而代言体,故事中有多少人物,就需要有多少角色来扮演。因而代言体比叙事体更加生活化。在结构上,杂剧由歌曲、楔子、宾白、角色、科范、砌末道具、题目正名组成。现分述于下。
(一)歌曲
元杂剧中的歌曲是散曲中的套曲,每一套曲称为一折,每一个杂剧通常以四折组成,少数也有五折甚至六折的,那是杂剧中的变体。每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一幕。那么什么是套曲呢?这是研读关汉卿戏曲作品必须了解的。
套曲是散曲中的一种形式。散曲是在词和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体,它分南曲和北曲,杂剧中歌唱的曲属于北曲。散曲分“小令”、“合调”、“套曲”三种。因为散曲是用来歌唱的,所以它必须依据宫调音律来填词。所谓宫调,是指乐曲基本音律的名称,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C调、D调、F调等。我国古代的音律,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1、2、3、4、5、6、7”。音律分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七声乘十二律,可得八十四调;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正宫、仲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六宫,和大石调、小石调、高平调、揭指调、般涉调、商角调、宫调、商调、角调、越调、双调十一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