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解析与测评:语文(七年级下册)

分类: 图书,中小学教辅,七年级,语文,
作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版次: 1页数: 279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20299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同步解析与测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开发的、与人教版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辅导读物。这套丛书有以下特点:
(一)目的明确。丛书的编写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讲,为教师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内容实用。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趣味性是丛书中一以贯之的编辑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在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栽作用。新课程教材的内容普遍比以往更加丰富生动,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因此,从学生掌握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加以归类、梳理,形成网络,做到对教材的进一步补充。基于以上认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希望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在编写体例、叙述、试题设置、资料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努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实际,语言力求生动活泼。
(三)编写队伍强大。这套丛书的编写队伍是由教材的编写者、富有经验的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组成的。
目录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3.丑小鸭
4.诗两首
5.伤仲永
单元写作
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
6.黄河颂
7.最后一课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土地的誓言
10.木兰诗
单元写作
单元测评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
单元写作
单元测评
第四单元
16.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观舞记
20.口技
单元写作
单元测评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
22.荒岛余生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
第六单元
期末测评
参考答案
书摘插图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内容理解
本课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描绘了童年生活学习的画面。童年生活大抵难以忘怀,铭刻在记忆里始终鲜活,充满着温情和灵气。鲁迅先生追怀置身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那一份温馨,把一些极为平常的生活加以升华,其中分明深含着童年时代鲁迅心目中的情趣向往:百草园里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景物,还有惹人注目的鸣禽飞虫,少年鲁迅何等地陶醉。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也有无穷的乐趣。高墙之内的四角天空下,少年鲁迅就是这样的充满童趣,天真纯朴。
童年生活的核心是教育,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教育都极具传统特色,知识传递者正是这篇回忆性散文中的三个人物: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三昧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使少年鲁迅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第一感受的是他的保姆,鲁迅叫她阿妈或长妈妈。长妈妈曾讲过一个美女蛇的神奇故事。这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神秘的氛围,引发了鲁迅进入幻想世界的强烈兴趣。百草园里最有趣的活动是捕鸟,鲁迅详述了捕鸟的全过程,“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三味书屋的先生,他不常用私塾的清规戒律,而经常使用私塾的“诵诗百遍,其义自现”的教学方法。他与鲁迅有着和谐深厚的师生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