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创意经济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创意与创意经济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季昆森著

出 版 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1203391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发掘浓厚文化底蕴,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融入新奇怪特创意,创造巨大财富价值。

内容简介

把创意经济和循环经济、服务经济融为一体,系统思考,整体谋划,协同带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简介

季昆森,男,汉族,安徽桐城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研究员。1940年7月出生,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7月毕业于皖南大学数学系。历任安庆地委委员兼安庆地区科委主任、科协主席,安庆行署常务副专员,池州行署常务副专员、专员、地委书记,安徽省九届、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200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环境奖。

季昆森同志现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高级顾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安徽省创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总顾问等。

主要著作有《远虑与近忧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思考》、《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 《循环经济在安徽》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国内外的创意经济理论

第二章国内外创意经济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创意经济的本质特征

第四章人人皆人才,个个会创意

第五章创意经济与循环经济、服务经济

第六章创意经济与“三个转变”

第七章创意经济与蓝海战略、长尾理论

第八章创意与创业就业

第九章创意的构思方法

第十章营造适宜环境。

阅读与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国内外的创意经济理论

“创意”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著作中,他在《论衡超奇》中说:“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白发于胸中也。”指的是文章中提出的新见解,相当于立意、构思。

所谓“创意”,单从字面上来看,“创”是创造、创作、创新;“意”是意思、意识、主意、思维、智慧,合起来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创造性的好主意,好点子。“创意”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创意”是指创新性的意念、巧妙的构思,即通常所说的“好主意”;动态的“创意”是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从无到有的逻辑思维的产生过程。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

创意古已有之,而创意产业概念最早来自英国。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采纳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的建议,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约翰•霍金斯也因此被誉为“创意产

业之父”。

2006年,约翰•霍金斯在他的新作《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在本书中,我始终使用了‘创意经济’一语,这是因为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商务和管理问题。但是,虽然在概念上有别于其他经济,创意经济的影响仍然十分广泛。我们对待创意和发明等经济学的方式会明显的影响所有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及政治问题。”

……

创意与创意经济

创意与创意经济

创意与创意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