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杀人犯

分类: 图书,医学,其他,
作者: (法)肖索依著,孟晖译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127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803039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如果需要一位智慧的妇女让一个人来到世上,那么,还需要很多的载渡者、需要智慧的男男女女在这个世界上陪伴他并帮助他很好地离开这个世界。
——蒙田
一位医护人员从专业角度讨论安乐死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般人从良知与伦理观念角度抒发简单的感慨。年轻的瘫痪者想要死去,却没有这个权利。帮助他离去的是那个最爱他的人——他的母亲,为此她挑战了法律。本书作者肖索依医生参与实施了这次安乐死。
内容简介
一位22岁的青年因为车祸而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动,对他来说,身体已经成了灵魂的牢笼。于是,他靠这根手指与人沟通,强烈表达了希望安乐死的意愿。2003年9月,他的母亲帮助他实现了这个心愿,同时,一位职责本是帮助伤残人士恢复生存能力的医生参与了这一行动。事件发生后,法国社会激起了巨大反响,由此爆发了在各个层面上的讨论和争议。参与实施这次安乐死的医生肖索依博士与人合作写了本书,记述了整个事件,同时表达了他的思考。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肖索依(1953~),急救医师,法国贝尔克医院重症监护部负责人,2003年9月为重症患者樊尚安贝尔实施安乐死。
目录
序言
引子
一 “就这样”活着
二 快速,并准确
三 家人们
四 病床十二张,生命成千计
五 我的父亲
六 挽救生命
七 玛丽
八 被遗忘的死者
九 樊尚
十 该由谁来决定?
十一 我该做的事
十二 我负责
十三 对他说
十四 害怕
十五 死亡需要时间
十六 玛丽一克里斯蒂娜眼中的弗雷德里克
十七 我的“罪行”
十八 死亡擦身而过
十九 在生命之中
二十 樊尚,威廉,希波克拉底
致樊尚
致谢
书摘插图
一、“就这样”活着
再过几个月,这个男孩就会长到与我的大儿子法比安一样的年龄。
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2000年,在一条乡间小路上,樊尚的汽车冲到了一辆卡车之下。当时他正在回家的路上。没人清楚究竟是怎样的过程,他甚至开得不太快。他是个志愿消防员,消防中心的伙伴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困在车中的他解救出来。经过九个月的昏迷,他的右拇指有了活动。还需要再过六个月,才能让他有意识地动弹这根右拇指,至此,也就是他所达到的极限了。才23岁,身体却如同一具棺木,失明,无法发出声音,彻底瘫痪,却经受着持续的痛楚,并且将终身如此。只有一根右拇指能动……
当意外事故的伤者来到我们这个部门,命系生死一线,能帮助他们牢牢抓住那好的方面,这构成了我职业中美好的部分。日复一日,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为了他们恢复各种生理功能,那真是一场激烈的竞赛。有了信心,又失去了信心,再次有了信心,每一个进步都被当做胜利来品味。第一次睁开眼,第一次做出动作,第一次发出声音。迈向生活的第一步,那崭新的、几乎失去却竟被抢回的生活!
然后,那一刻到来,他们的状态足以离开了。离开我们这个部门之后,他们还不能直接回家。我们把他们迁往复健部或者康复部,在那里,他们要重新学习如何生活。他们要在那里度过几个月,有时甚至是几年,重新学会讲话、吃饭、移动身体。学习用其他方式来挪动自己,有时必须借助器械生活下去。漫漫长途摆在他们面前,但,他们活着。真正地活着。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交流,制订规划,开始或者重新开始,前行,满怀希望,取得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