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工作手册

分类: 图书,建筑,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作者: 景长顺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74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2103034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公园工作手册》第一部分,较系统地总结了公园管理方面的经验理论,这些经验是广大公园工作者实践的结晶,提出的理论方面的问题,是全行业员工上下求索的结果。比如生态园林理论、三个效益理论、城市大园林理论等都是园林先辈们的重要创造。其中一些文章出自我手,是我多年关注公园、研究公园的成果,有些就是我多年的讲课提纲。比如,公园管理的层次性理论、公园管理的阶段性理论、游客需要动力理论、文化建园理论、价值评价理论等。我认为,理论是支撑一个行业的基石,只有有了正确的理论,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期望这本手册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园林界对公园管理工作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不断推动公园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园工作手册》的第二、三部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也是这个手册的重点。公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园管理是公园管理机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做好管理一是靠人,靠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去干;二是靠正确的理论和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往往会走弯路;三靠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当然还有科学与技术的作用。构成四元化支撑,四者互为动力,形成合力,如同天坛祈年殿中的四根龙井柱,支撑着大殿,有这四方面的保障,公园事业就会健康发展。我们常说“以法治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把这些法规规范聚集起来的目的,就是给大家提供武器和工具,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有法规政策可依,有规矩可循,使管理工作走向正确健康发展的轨道。
《公园工作手册》第四部分,是中外名园撷英,为读者了解中外名园概况提供方便。
目录
第一部分 公园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一、公园概述
(一)公园的产生和发展
(二)公园的类型
(三)公园的功能与效益
(四)科技推动公园管理
附:从传统到数字化现代化的转变
(五)公园免票的故事
二、公园管理的规定性
(一)公园管理的阶段性
(二)公园管理的层次性
(三)文化建园的必然性
(四)公园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公园管理的理论
(一)生态园林理论
(二)城市大园林理论
(三)价值评价理论
附: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表(专家用)
(四)游客需求动力理论
四、公园的行业管理
(一)公园行业管理的发展
附:深圳市星级公园评定办法
(二)公园的分级分类管理
附1:《北京市公园分级及管理标准》
附2:《关于本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暂行)
(三)创建文明公园行业的实践
附:文明公园评比标准及评比办法
(四)北京市公园条例解读
附:北京市公园条例
五、公园服务规范
(一)公园服务管理规范
(二)公园服务人员行为规范
(三)数字公园
附:北京市精品公园评选标准
(四)创建和谐公园
(五)小事变大事
附1:市属公园厕所建设管理规范(试行)
附2:紫竹院公园《厕所管理规定》、《厕所岗位服务规范》、《厕所保洁标准》、《厕所保洁作业流程》
第二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
一、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节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节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节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节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节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节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节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节录)
(九)《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节录)
(十)殡葬管理条例(节录)
(十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节录)
(十二)城市绿化条例
(十三)风景名胜区条例
(十四)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十五)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十六)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十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节录)
……
第三部分 标准规范及重要文件
第四部分 中外名园撷英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