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军事与社会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许毓良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62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195837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台湾青年学者许毓良的新著《清代台湾军事与社会》,着意讨论有清一代对台湾的统治。把政治史、军事史、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熔冶于一炉,从台湾的人口发展问题入手,通过大量历史典籍,钩稽了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光绪时期台湾的人口发展;采用档案与方志记载的丁口数目、档案与方志记载的正供数目、档案与方志记载的开垦面积、档案与官书记载的食盐数目、档案与方志记载的仓储数目,交相推论,酌情估算,务求真实。
作者简介
许毓良,生于1971年,台湾台北县人。1997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进修部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台湾史、清史、军事史,累计发表文章三十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武力配置的基础——人口估量
第一节 康雍时期的人口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人口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的人口
第二章 官番民的武力发展
第一节 官方——职业式武力的驻防
1.绿营
2.防军
第二节 番人——原住民武力的招抚
1.番社
2.番屯
第三节 民人——契约、拜盟式武力的兴起
1.民团
2.隘
3.结首
4.会党
第三章 武力以外的统治策略
第一节 行政、司法的制约
第二节 武科与军功人员的协力
第三节 铁器与硝磺的掌握
第四章 战斗兵力的分析
第一节 台湾三大民变的发生
1.朱一贵事件
2.林爽文事件
3.戴潮春事件
第二节 族群对抗下的冲突
1.民人的械斗
2.官民对番人的用武
第三节 列强的叩关
1.鸦片战争
2.牡丹杜事件
3.清法战争
第五章 武力控制下的拓垦
第一节 北部——官方独大到官、番、民合作
第二节 中部——官、番为主到民人加入
第三节 南部——官、番、民的合作
第四节 东部——官、民的合作
结论
附表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武力配置的基础——人口估量
第一节康雍时期的人口
对于清代中国人口数目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倍感兴趣的议题。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欧美传教士、学者在这方面表现突出。①近年来受惠于清代官方档案的开放与流通,使得该议题的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清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与“摊丁入地”,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大陆学界注意与研究的两大主题。②在此基础之上,除了澄清早在康熙初年,中国人口即已突破一亿的事实外,又对清代的人口成长,分别做出不同的分期。③不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何炳棣提出的新看法——户役中的“丁”,只不过是劳役转化为代纳银两的数目。即便到了今天,仍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④如果该说法可以成立,那么之前利用人丁数目,推估乾隆中叶以前的人口数字,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都掉入丁额的迷思当中,忽略此数目有可能是赋役制度下,事先“预定的”。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