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部落制度研究

分类: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清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1字数:版次: 2页数: 51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057584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这些正是藏学研究产生、发展的最根本条件,也是藏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华大地上成长发展起来的这门人文社会科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显学。为了展示中国藏学研究的成果,加强同世界同行的学术交流,促进藏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为西藏和其他藏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领导下,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丛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藏学家(包括港澳台学者)的学术专着;具有重要价值的藏学文献(包括现代学者辑录的历史文献);译成汉文的藏文学术名着;获得博士学位的藏学论文(对於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酌情予以收录)。所有收入的论着,均以学术价值为惟一衡量标准,文学作品、游记、通俗读物等暂不收录。作为中国藏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我们将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本书力图从社会制度的发展演变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学说为指导,说明藏族部落地区解放以前社会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以及作为保留着血缘部落组织形式但实质上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成为地区部落的藏族部落在政治、法律、军事、经济、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特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古代藏族先民的氏族部落
第二节藏族先民与西羌部落群
第三节吐蕃王朝的统一对藏族部落的影响
第四节宋元以来藏族部落制度的变化
第二章 藏族部落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部落的主干组织及其形式与变化
第二节藏族部落组织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藏族部落组织的权力结构形式
第四节部落组织的命名
第三章 藏族部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土地所有制
第二节部落成员
第三节部落头人
第四节统治方法
第四章 藏族部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生产规范
第二节民事规范
第三节刑事规范
第四节藏族部落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五章 藏族部落的军事制度
第一节兵役制度
第二节装备与训练
第三节部落间的战争
第四节战术与军纪
第六章 牡区藏族部落的经济
第一节藏族部落地区的畜牧业经济
第二节藏族部落地区的小块农业经济
第七章 藏族部落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藏族部落的原始宗教信仰
第二节藏族部落的本教信仰
第三节藏族部落的藏传佛教信仰
第八章 藏族部落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藏族部落文化概述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
第三节衣食住行
第四节部落民俗
第五节民间文学
第六节民间艺术
第七节教育
附录 近代藏族部落的分布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藏族部活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藏族部落组织的结构层次
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重点分析了藏族部落系统的形成和变化情况。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其内部组织的结构层次。总地看来,其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直线式的高低层次,可以从纵向发展层次和平面结构层次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纵向发展层次
这里所说的是藏族部落组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准确地说是元明清以来)所经历的分化层次。
我们说藏族部落组织最基本的构成形式可以概括为金字塔状或者是树状,无论是从历史角度纵向地看,还是以本世纪上半叶为剖面从横向上看,这样描述都是客观的。藏区各部落系统的形成史,都经历了兴起之后发展——分化——再发展——再分化的历程。持续不断的分化组合,孕育了各个层次的部落组织,同时也形成了若干个分支,随着各分支继续不间断地发展,有时会进而再生旁支。从主干派生的枝节末梢,共同构成一个部落系统的庞大群体。
藏族部落组织层次的历史变化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有些地方相对稳定一些,而有些地方则变动大些。总地看来,实行千百户制度的地区,其结构层次虽在早期处于经常变动状态,但加委千百户之后,则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说来,只有千户——百户——百长三级(这里我们且不谈部落的最低层组织),不论千户之下的百户数、百长数(即百户部落和百长部落的数目)怎样变动,三个级层的总格局都没有变化,像玉树二十五族、霍尔三十九族以及环海地区等都大抵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