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教育论语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戴永增等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9-1字数:版次: 1页数: 32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1071334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我的研究态度》一文,正是上述思想方法的典范。徐特立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正、反、合”三段论与孔子的“中庸”思想变成他自己的思想,并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强调事物“渐变”的、“连续状况”及“一系列的中间物”和“稍同、颇同、相同”的“一系列的类似点”。从而说明了他研究教育理论的基本态度和他的教育思想方法论。所以他认为:“一切东西都有中间性,忘记了中间的东西不是辩证法”;“正、反、合重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是善”;“求真免不了经过伪,求善免不了经过恶”;“个人主义要不得,但个性却非常重要”;“纪律要有自由,自由要加纪律”;“要创造新的,必须整理旧的”;“先有肯定,才能有否定。先有新的好东西,才能否定旧东西”。所以,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一定要先试验研究出好的办法,才能逐步推广。
目录
序
箴言金论
论教育(一)——“教育是社会的中心”
论教育(二)——“群众本位”
论科学——科学“是国力的灵魂”
论创造——“创造与传统相对立”
论教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论学习——学习“是钥匙问题”
论考试——“改革旧的考试制度”
论教师——“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
论身教——“身教主义”
论幼教——“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论道德——“道德是社会决定的”
论修养——“顺其自然而调节之”
论自尊——“自尊而尊人”
论个性——“培养敢于发挥其个性”的青年
论学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论纪律——“纪律要有自由”
论思想教育——“叫学生会用脑子”
论思想解放——“一切东西在辩证法面前没有神圣”
论精神与物质——“精神文明没有物质基础就无法发展”
论公与私——“公私兼顾”
论文化——“发扬先人创造文化的伟大精神”
论发展——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
论认识——“实践第一,书本第二”
论哲学——“一切东西都有中间性”
笔谈玉语
六十自传
我的研究态度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节选)
我对于青年的希望
对于边区儿童的我见
我们怎样学习
再论我们怎样学习
各科教学法
关于考试制度改革问题
关于心理学的讲话(节选)
心理学基本知识
读《边区教育通讯》创刊号之我见
论我
非要惩罚不可吗?
……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论教育(一)
——“教育是社会的中心”
教育是社会的中心
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至于儿童中心,仅是方法问题。教育和科学的本质,不能因儿童而改变。
生产、组织、教育三者不可分离
人类在改造物质的生产中,总要分工合作,总要传播知识,交流经验,这就是生产化、组织化(也可说社会化)、教育化。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离,而以改造物质的生产为基础。
教育学说具有严格的时代性
教育学说与一切其他学说一样受着历史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限制,所以它具有严格的时代性。所谓教育家并不是特殊的个人,只是一定时代的社会代表,他的学说只是时代思潮表现在教育的一个侧面,所以教育学说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学说,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学说。
德、智、体全面发展
人类的发育包含着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由于劳心和劳力的绝对分工,而人类的发育因此偏枯成为半身不遂。
教和育是内外两力
教者校也,是外来的东西;育者养也,是内发的东西。受教训就是碰钉子,碰钉子常常使人转变。潜移默化是顺其自然;碰钉子是逆其自然。
教育的一般性
教育是建筑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基础上。从蒙昧的半自觉的改造工作,提高到自觉的科学的艺术的程度。这就是教育的一般性。同时它又促进这种改造物质的知识技能之发展,促进就是教育的基本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