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论稿

分类: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聂石樵著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6-1字数:版次: 1页数: 33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7136634包装: 平装作者简介
聂石樵,1927年生,山东蓬莱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做中国古代文学助教,其后相继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著作有:《屈原论稿》,《楚辞新注》,《司马迁论稿》,《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杜甫选集》、《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古代诗文论丛》(以上三书与邓魁英合著),《玉谿生诗醇》(与王汝弼合著),《魏晋南北朝诗选注》(与邓魁英、韩兆琦等合著)。治学范围较广,上起《诗经》、《楚辞》,下迄明清文学都有涉猎,尤其对先秦两汉文学用功最深。
目录
自序
第一章司马迁的生平
第一节 家世渊源
第二节 诞生龙门
第三节 少年生活
第四节 二十岁漫游
第五节侍从和奉使
第六节 从巡封禅、负薪塞河
第七节 任太史令,开始著述
第八节 为李陵受辱
第九节 对司马迁之死的推断
第二章司马迁的思想
第一节经学思想渊源
第二节 政治思想
第三节 哲学思想
第四节 历史观点
第五节 文学观点
第六节 学术思想上对其父司马谈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章伟大著述的内容
第一节《史记》体例之渊源
第二节 写作态度和目的
第三节讥刺汉朝最高统治者
第四节 揭露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矛盾
第五节 批判汉儒
第六节 谴责诸侯王叛乱
第七节 惋惜对匈奴用兵“建功不深”
第八节 歌颂陈胜、吴广起义
第九节 赞扬“游侠”
第十节 崇尚“货殖”
第十一节推许“刺客”
第四章司马迁笔下的主要人物
第一节 孔子
第二节商鞅
第三节 信陵君和平原君
第四节 廉颇和蔺相如
第五节 屈原和贾生
第六节 李斯
第七节项羽
第八节刘邦
第九节韩信
第十节 萧何和曹参
第十一节 张良和陈平
第十二节 李广
第五章司马迁的文笔
第一节 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第二节 其文直,其事核
第三节 不虚美,不隐恶
……
结束语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家和文学家,他的《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巨作。他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自商、周以来即设置史官,史官所记即为历史,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汉书•艺文志》)战国时期的史记,也指史官关于王朝兴亡的记述。司马迁是太史,他的《史记》记述了我国上自轩辕下迄汉武帝时代约三千年的历史。但是历代史官修史不但注意史实,也重视文笔。范晔在《后汉书•自序》中,即恨“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为“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所以,编年体的《左传》,其为人所瞩目,一方面固然为史,另一方面也为文。 “左氏、屈原,始以文章自为一家,而稍与经分。”(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七“左、屈始以文别经”条)即说明这个问题。至于纪传体的《史记》,勿论史或文都远远胜过《左传》,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不是其他著作所能比拟的。这是司马迁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他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加以发展创造而完成的。
司马迁的成就是伟大的。他的伟大成就,与他对我国历史的缜密考察有关,与他对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学术的深刻认识有关,与他丰富的学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