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周庆刚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5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410967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弱势群体的新期盼,创新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颇具时代性和挑战性。本书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价值基础、基本目标,重点讨论了新时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模式、目标模式和运行模式,并提出以建立健全六大机制、着力完善六大体系为内容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供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的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看和谐社会的深度构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弱势群体的理论与现状
第一节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 我国弱势群体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与现状
第一节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历时性分析
第三节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现状剖析
第四章 残疾人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一节 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现状
第二节 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支持
第五章 进城务工群体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进城务工群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进城务工群体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进城务工群体的社会支持
第六章 失业群体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失业群体的构成与规模
第二节 失业群体的基本特征及生活方式
第三节 失业群体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流动
第四节 失业群体的社会支持
第七章 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弱势群体社会支持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理论基石
第三节 价值基础和基本目标
第四节 模式选择
第五节 机制与体系创新
第八章 弱势群体的政府支持
第一节 弱势群体政府支持的现状
第二节 弱势群体政府支持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强化政府在扶持弱势群体中的职能
第九章 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概述
第二节 弱势群体的NGO支持:以南京市为个案分析
第三节 完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第十章 弱势群体的个体支持
第一节 弱势群体个体支持系统的内涵和现状
第二节 创新弱势群体自我支持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和谐社会的深度构建
和谐社会理论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视野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弱势群体,但是和谐社会理论从发轫之际就和弱势群体问题紧密联系,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弱势群体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和谐社会理论的价值;弱势群体社会负面影响的凸显,进一步激发理论界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理论;弱势群体问题的消解,本身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我国还是西方,和谐的原生意义均源自艺术领域,而后往往在社会混乱、民生艰难的时代由当时的知识分子出于初始的人文关怀将其含义逐渐延伸到社会、政治等相关领域。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追根溯源,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以平等、安定、和谐为标志的美好社会理想的光辉历程。
(一)中国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5 000年的历史文化震古烁今。追求社会和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始终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及治国方略。
在中国古代,“和”、“谐”二字,本字应为“龢”、“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