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工艺原理(第二分册)

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作者: 孙铠 主编,沈淦清 分册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9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45265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水和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详述了各类纤维织物的精练、漂白、丝光、热定形以及毛织物的湿整理、防缩、防皱和特种整理的基本原理,并对工艺参数做了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有些内容是作者在此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本书可作为印染企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教材或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孙铠,教授、博导,原纺织工业部染整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部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染整工艺原理》(第一版)主编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水和表面活性剂
第一节 水源与水质
第二节 水的软化
第三节 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现象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及其溶液性质
第五节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第七节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八节 表面活性剂的环保问题
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原布准备
第三节 烧毛
第四节 退浆
第五节 水洗
第六节 精练
第三章 漂白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次氯酸钠漂白
第三节 过氧化氢漂白
第四节 亚氯酸钠漂白
第五节 其他漂白剂漂白
第六节 复漂的合理组合与漂白织物品质的评定
第四章 短流程前处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各种短流程前处理的组合安排及其实施
第五章 丝织物的前处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蚕丝织物的精练
第三节 化纤丝织物的精练
第四节 涤伦织物的碱减量处理
第五节 蚕丝织物的砂洗
第六章 毛及毛型织物的整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羊毛的定形原理
第三节 洗呢与缩呢
第四节 煮呢与燕呢
第五节 毛织物整理工艺流程及设置原则
第七章 丝光及流氨处理
第八章 热定形
第九章 一般整理
第十章 防缩整理
第十一章 防皱整理
第十二章 特种整理(功能整理)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水和表面活性剂
第一节 水源与水质
纺织品染整是一个干、湿多工序反复加工的过程,不仅用水量很大,而且须经过多次的烘干,也是耗能大户,从而对环境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鉴于此,染整工作者应该牢记节水、节能、保持环境友好的原则,努力从事清洁生产研究与推广。
纺织品染整厂应该建立在淡水资源丰富或有充沛自来水供应的地区,对水质要求也比较高,除了应该无色、无臭、透明、pH=6.5-7.4外,还有以下要求,见表1-1。
可稳定利用的淡水主要是天然的地面水和地下水。自来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地面水是指流人江、河、湖泊中贮存起来的雨水。雨水流过地面时带走了一些有机和无机物质成分,当流功减弱后,悬浮杂质发生部分沉淀,而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成分仍残留其中。地面中的有机物可能被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对染整加工过程无大妨碍。一般来说,地面水中无机物含量较地下水要少得多,但有浅泉水流人的地面水中,含矿物质较多,有时还会有一定的色泽。
地下水有浅、深地下水之分,深度在15m以内的浅泉水和井水,它们是由雨水从地面向下在土壤或岩石中流过较短距离形成的,称为浅地下水。由于土壤具有过滤作用,浅地下水中含悬浮性杂质极微,但含有一定量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当与岩石接触时,溶解的二氧化碳可使不溶性碳酸钙转变为碳酸氢钙溶入水中,因此浅地下水的含杂视雨水流过的地面和土壤情况而有较大的变异。
深地下水多指深度在15m以上的深井水,由于雨水透过土壤或岩石的路程很长,经过过滤和细菌作用后,一般不含有机物,但却溶解了很多的矿物质。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过度利用地下水会造成地面发生迅速或严重的下沉,因此某些地区已限制地下水的利用,应该受到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