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穆源(二版)

分类: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范用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2-4-1字数: 134000版次: 2页数: 241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32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803067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爱穆源》是范用写给母校江苏镇江穆源小学小同学的十六封信和八篇对师友的回忆文章。在十六封信里,深情地记述了早被日本飞机炸光的校合,当时的老师、同学,大家踊跃参加的各项活动,惟其怀念之深,才能记得如此真切;我们听到的好像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出版家的回忆,而是三十年代中期那个名叫范鹤镛的小学生在向你倾谈他们学校里的人和事。
内容简介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范用先生用一颗童心,蘸着浓浓情意,生动活泼地描画了在学校穆源的生活片段。
这是一批真情的文字。现在连广告都在标榜真情,而真正出自真情的文字多么难得!范用不事雕琢,纯用白描,前尘历历,可见可触。写沙名鹿、陈白麈两位老师,我们能体会那种感激和迷惘。
小学生、中学生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也许是一个不尽同于今天中小学校的生活。中年以上的读者从这里发现,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权利。经过岁月的筛选,记忆里往往留下更多属于真善美的东西,足以自慰,并以慰人。自然,也有些人的怀旧,怀的是他的昔日荣华,他怎样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快意,但那还是人吗,跟我们一般人适用同样的逻辑吗?
作者简介
范用(1923- ),1938年开始从事出版工作,曾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作品有散文集《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
目录
我也爱穆源/丁聪
大家爱穆源/黄苗子
赤子范用/陈乐民
小学生范用/邵燕祥
我爱穆源
第一封信 我们的学校
第二封信 杨公崖老爷爷
第三封信 开学了
第四封信 美丽的教室
第五封信 亲爱的老师
第六封信 为校争光
第七封信 小小图书室
第八封信 我们爱唱歌
第九封信 远足去
第十封信 愉快的暑假
第十一封信 童子军
第十二封信 恳亲会演话剧
第十三封信 为救亡呐喊
第十四封信 同学好友
第十五封信 别了,母校!
第十六封信 我这个人
第十七、十八封信 做贺年片
第十九封信 校徽情结
老家
柴炭巷
父亲
我的小笑话
最初的梦
书店
只有一年
沙老师
姐姐
又见姐姐
一个小学生的怀念
买书结缘
考中学
江上日记——一九三七年的四天
邂逅
镇江儿童剧社座谈会记录/山风
我的外公/许双
《我的外公》读后/叶至善
通信/叶孥云 韦君宜 田桑 范用
书摘插图
第四封信美丽的教室
亲爱的小朋友:
如果说,学校也是我们的家,那么,一间间教室,就是家里的房间。
谁都愿意自个儿有问看着顺眼、住着舒服的房间。
怎么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很像样,小朋友得动动脑筋。
我们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玻璃窗擦得雪亮雪亮,黑板擦得乌黑乌黑,而且给教室打扮打扮。
有的同学,用个墨水瓶,插上一枝小花,放在自己的课桌上,用水养着。冬天,我总是插枝黄腊梅。春天,我们摘一把白绣球花,用个大一点的玻璃瓶,放在老师的讲桌上。
这样,教室里显得很有生气。小鸟儿小虫子,是不准带到学校的。
每间教室都有一面空白的墙,我们就利用它来美化教室。美化,不光是看上去美,要有内容,有点意思。
我们用它来展览成绩,从同学们的作业里挑选好的作文,好的大字小字,好的剪贴、图画,编成一个版面,用花纸、皱纸或者图案花边围起来,再加上生动的标题。不仅本年级的同学看,还吸引别的年级的同学也来看。
可以编个墙报。上五年级时,我们的墙报叫做《牧园》。
我们是一群小绵羊,老师就是放牧人,我们在他的精心护育下成长。
壁报内容,有文有图,有一些栏目,比如:“周话”“老师的期望”(请老师写几句话)、“小故事”、“我的歌”、“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小信箱”、“小广播”(穆源新闻),等等。
办墙报,开头请老师指导,做个样子,以后,就由我们自己动脑子,自己动手。
墙报可以出些专刊,像“迎接新年”、“可纪念的五月”、
“我的家庭”、“亲爱的妈妈”、“长大做什么”、“春游”,还有谜语、歌谣、日记、诗歌专刊。
说起做诗,现在我还记得起墙报发表过我的一首小诗《我要奔向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