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分类: 图书,农业/林业,园艺,
作者: 程杰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440000版次: 1页数: 578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5207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作者简介
程杰,1959年3月生,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著有《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宋代咏梅文学研究》、《梅文化论丛》等。
目录
序
引言
上编梅花审美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
一、先秦梅实应用的考古发现
二、先秦文献中的梅实及其应用
三、“梅”字的定型
四、梅实用价值的两个喻义
第二章汉魏晋南北朝:梅花审美欣赏的兴起
一、梅花欣赏的出现
二、南朝:梅花欣赏的“第一次浪潮”
三、六朝梅花欣赏的审美认识
第三章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
一、唐代梅花的分布
二、初盛唐的梅花审美:继承与演变
三、杜甫的地位
四、中晚唐的发展
第四章北宋:梅花文化象征的生成
一、林逋的意义
(一)对梅花枝影美的抉发
(二)水、月渲染幽雅意趣
(三)隐逸品格的寄托
二、梅花园艺栽培的发展
三、苏轼的作用
(一)“梅格”的提出
(二)迁客情怀的寄托
四、绘画中梅花形象的兴起
五、总结
第五章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
一、北方梅花的衰落与南优势的显现
二、梅花园艺栽培的盛行
三、古梅的发现与推赏
四、梅花在文人日常生活中
五、咏梅文学的热潮
六、梅花题材绘画的发展
七、梅花在通俗文化中
八、总结
第六章元代:梅花审美文化高潮的延续
一、艺梅区域的北移
……
下编文化艺术中的梅花
征引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编梅花审美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
先秦、两汉即上古时期是梅文化的发轫期。人们首先发现的是梅子的实用价值,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已开始采用梅实,到了商周时期,梅子成了重要的调味品。正是这漫长的应用历史与重要的经济价值,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的关注,留下了不少的印迹。但这一时期人们对梅的关注严格局限在梅的果实上,虽然汉代以来有一些零星的梅花记载,涉及的时间甚至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这一时期梅花远未引起重视,没有鲜花观赏的明确记载,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梅的实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