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火母

分类: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著
出 版 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263印刷时间: 2006/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810081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男人往往热衷訏走进女性的肉体,而对她们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这正是男人之为男人共同的愚蠢之处。
周涛(诗人、散文家)
有了对女性正确而独到的描述,西部的历史文化才可能构成一幅色调完整而饱满的画巷。因为用来阐释西部风格的关键词不仅仅是雄奇、苍凉与获取,还有柔美、风情与付出。
杨镰(学者)
日渐升温的“西部热”,在彰显新疆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遮蔽。“西域风月”丛书所展现的,恰是新疆被遮蔽的部分。
谢大光(散文家、出版家)
她们的声音接近雪山的沉默,她们的笔触容纳无根的荒漠和时光中绵延的歌声。我有理由相信,这些出自五位女性之手的文字,就像西域这片神奇的土地,将获得生命的无限延续。
蓝蓝(诗人)
从绘画角度来讲,“西域风月”是为西域历史上的奇女子“塑像”。她们传奇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散发着独特的光华。
哈孜艾买提(画家)
内容简介
我们有些追不及待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奇异的民族文化视角及参照。
这是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花两年多时间精心创作的一部文化大散文作品。在激情饱满的20万文字中,作者以真挚的笔调,对哈萨克族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生命愿望和精神追求等,进行详尽梳理和描述。特别是对草原女性进行文化与情感的双重观照,使一个深情而神圣的哈萨克族女性群体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关于晗萨克族女性的精神雕像,也是探望哈萨克族女性心理世界的窗口。
打开这个窗口发现,哈萨克族脐母、天鹅女、太阳公主、女萨满、女阿肯等人正向你款款走来。浓郁的生活气息、本色的生命愿望和深情有力的声音开始在周围回响!
作者简介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哈萨克族,六十年代初出生于新疆北塔山牧场。八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分配至新疆文联当编辑,曾当过《民族作家》、《西部》等杂志编辑。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小说,后来一度做文学翻译工作,九十年代末期开始进行散文创作,有《永生羊》、《天狼》、《蓝雪》等个人作品集及文学翻译作品集发表。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翻译奖、首届“天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任职。
目录
蓝光中的狼
萨满铃鼓
祖母泥
三千年的坎普洛依
生命树
天鹅女
太阳公主
黑宰阿娜
遥远的巴丹
女巫吉孜特尔娜克
关起门来唱歌
它们的爱情
留在草地上的牛迹
唱着歌来唱着歌去
一个用诗作图的人
一个诗人的生命轨迹
女儿水
天父地母
我生命中的三个女性
后记
书摘插图
蓝光中的狼
我家客厅的墙上有一张狼皮,是灰色的。狼皮很长,大概有2米。到过我们家的人,只要抬起头,就能看见它长长的狼身,和它那仍在“发光”的眼睛。
这张狼皮是前年我们搬进这间大房子时,远在阿勒泰的大哥送给我们的。他说:这是一个牧民朋友送的,现在送给你们,给你们的新生活带点吉利。
大哥还说,这些年环境改善了,狼开始多起来,经常骚扰、袭击牧人们的牲口。狼这种野兽不像别的食肉动物,伤害牲口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们袭击牲口,好像是为了某种快乐——置羊们以死地而后快。常有牧人在早起或外出游牧时,看见羊被成批地杀死。那场面有点像战场,羊群横尸遍地,而狼形影杳无。所以,那个牧人对我大哥说:为了保证羊群的安全,也为了保护牧民的财产,这几年政府允许牧人杀掉一些罪大恶极的狼,就像大田灭鼠一样。这只狼就被他杀死了。它是被枪打死的,死的时候样子跟在战场倒下的士兵差不多。而人是很讲文化的,这只狼死了之后,皮就被人剥下来,最终当作一件吉祥物挂在我们家的墙上。这与一只被人药死的老鼠简直无法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