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高级法律顾问丛书-征地补偿法律适用与疑难释解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法 ,其他法律法规,
作者: 钟京涛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40000版次: 1页数: 291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3058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系列丛书涵盖了房地产领域的各个方面,邀请了在房地产法律实务工作第一线的资深法官、律师、政府官员等专家参与写作,不仅详尽地阐述了各项法律政策制度的理解与应用,而且对实务中很多疑难问题给予了专业的分析与对策,并附有大量真实的典型案例及评析,帮您化解风险、解决难题!
本书为“房地产高级法律顾问丛书”之一。本书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和解读,对有关问题分类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的立法动向和改革思路,对征地补偿问题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力求从合法、合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思路。
作者简介
钟京涛,男,1970年出生,山东临朐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供职于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长期从事土地法律政策、土地经济和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企改革中土地政策研究”、“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研究”、“土地争议调处制度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征地争议裁决制度研究”等20余项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相关理论文章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我国征地制度概述
第一节 我国征地制度的内涵
一、土地征收
(一)土地征收的概念
(二)土地征收的特征
二、土地征用
(一)土地征用的概念
(二)土地征用的特征
三、土地征收和征用的共同点及区别
(一)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共同点
(二)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
第二节 我国征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初期的征地制度
(一)国家法律中的一般性规定
(二)专门立法的规定
二、二十世纪80年代的征地制度
(一)1982年《宪法》
(二)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三)1986年《土地管理法》
三、我国现行征地制度
(一)1998年《土地管理法》
(二)2004年《宪法修正案》
(三)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相关文件
(四)2007年《物权法》
第三节 我国征地制度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一、征地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征地审批
(二)征地补偿安置
(三)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
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土地征收范围和目的模糊性的问题
(二)关于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测算方法问题
(三)关于征地纠纷救济制度完善问题
第二章 征地程序
第一节土地征收的程序
一、我国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一)现行法律规定
(二)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文件中的规定
(三)部门规章中的规定
(四)地方规定
二、征地的一般程序
(一)发布征地预告
(二)现状调查及确认
(三)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征地听证
(四)征地材料的组织、审核及上报
(五)征地的审查(核)、报批
……
第三章 征地补偿
第四章 征地安置
第五章 征地争议解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我国征地制度概述
第一节我国征地制度的内涵
征地制度是我国《宪法》、《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确定的重要土地制度,包括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在2004年3月之前,“土地征用”的内涵等同于“土地征收”。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0条的部分内容修订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将《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并将该法第43条第2款、第45条、第46条、第47条、第49条、第51条、第78条和第79条中的“征用”改为“征收”,保持了同《宪法》的一致性。这些法律上的变动和区分,使我国征地制度中原有的“土地征用”被“土地征收”取代,新的“土地征用”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制度。
一、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但在土地私有制国家里,土地征收的含义与我国有所不同,它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强制购买权,只有在正常收买无法取得土地时才动用征收权。它具有以下特点:(1)为了公共目的,非公共目的不得动用征收权;(2)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有的还需经议会批准;(3)按市价予以补偿。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法律规定土地不能买卖,征收土地是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为各项建设提供国有土地的唯一一途径。按目前法律规定,城市建设需要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都应当通过征收方式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