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出版研究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李常庆著
出 版 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48288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对编纂《四库全书》的评价及认识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四库全书》成书后,至20世纪初期几乎听不到对该丛书提出批评的声音。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后不久,即20世纪的20、30年代,不少学者及有识之士开始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提出激烈的批评。到了20世纪后期,尽管有一部分学者对《四库全书》的编纂仍持否定态度,也有不少人从保护古籍及其文化价值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四库全书》的编纂。通过考察对《四库全书》编纂的评价及变化梳理不同时期人们对《四库全书》的编纂的不同认知及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对《四库全书》的编纂及古籍所抱有的复杂心态。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原因,无数的古籍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仍然有数量众多的古籍保存了下来。据不完全统计,保存下来的古籍至少在10万种以上。可是,至今很多古籍既没有得到整理,也没有影印出版,甚至很少为人所知。希望通过此项专题研究,为今后中国古籍的整理、影印出版及数字化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常庆,男,四川成都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语系。1985年公派出国留学,1987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图书馆情报大学研究生院,获学术硕士学位。1992年4月东京大学教育学科博士课程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的出版社从事辞书的编撰工作。1996年10月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编写出版著作多部,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导言
一、《四库全书》编纂简述
二、《四库全书出版活动的四个主要方面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一章《四库全书》的编纂
第一节 《四库全书》编纂的背景及其起因
一、“康乾盛世”的社会状况
二、编纂《四库全书》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四库全书》的编纂
一、“四库全书馆”的组织机构
二、《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第三节 《武英殿聚珍版》和《四库全书荟要》的刊印与编纂
一、《武英殿聚珍版》的刊印
二、《四库全书荟要》的编纂
第四节 《四库全书》的贮藏与使用
一、“北四阁”与“南三阁”
二、《四库全书》的使用
三、《四库全书的命运
第五节结语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起因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过程
一、第一阶段:纂修馆编写提要初稿
二、第二阶段:增补官书和修订《四库提要》
三、第三阶段:《四库提要》的复校
第三节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编纂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分类目录的发展历程
二、“著录”书和“存目”书的收录
三、对分类目录发展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
四、提要的撰写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影响
一、对目录编纂的影响
二、对读书人读书的影响
第六节结语
第三章 《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
第一节20世纪初期《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活动的社会背景
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
二、西方印刷术的引进
三、《四库全书》的使用与保护
第二节 民国时代《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
一、《四库全书》的全书影印建议与出版计划
二、《四库全书》的选印计划
第三节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影印《四库全书》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大陆地区的古籍整理与出版
二、台湾地区的古籍整理与出版
……
第四章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系列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第五章古籍的整理和使用与《四库全书》的数字化
第六章《四库全书》的出版与“知识积累”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四库全书》编繤与出版研究
附录二《四库全书》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