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分类: 图书,家庭教育,家教方法,
作者: 于学 编著
出 版 社: 海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226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349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栋梁之材源于根正苗壮,良好习惯造就未来英才。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内容简介
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不同的习惯有着不同的作用,要么造就一个人,要么毁掉一个人,但不管习惯的力量有多大,人本身的力量更强大。因此,无论孩子目前有着什么样的不良习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任何顽固的不良习惯都会被“清除”!任何父母都能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
本书从孩子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多种切实可行的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科学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摇篮。因此,作为家长,要想使孩子成绩优秀,创造卓越成就,就要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开始。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无论孩子目前有着什么样的不良习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任何顽固的不良习惯都会被“清除”!任何父母都能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本书从孩子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多种切实可行的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科学方法。
目录
一、习惯影响孩子一生的前程——培养好习惯首先需要改掉坏习惯
1. 习惯是人生命运的主宰——习惯是支配人生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2. 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基石——良好的习惯成为推动人生走向精彩的无形之手
3. 好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与结晶
4. 健康和富足是好习惯的产物——只有远离不良习惯才能获得健康与财富
5. 不良习惯是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天敌——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6. 良好的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好习惯能够成为孩子一生的资本
7. 孩童时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从小抓起
8. 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戒除不良习惯——递减法是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一剂良方
9. 父母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要有毅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改正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二、学习好,必须习惯好——纠正孩子学习上的13个不良习惯
1. 学习好离不开习惯好——不能对孩子学习上的不良习惯掉以轻心
2. 学习贵在有恒心——改变孩子学习不能持之以恒的不良习惯
3. 学习就像爬大山——克服孩子学习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
4. 用心不专。学业难成——帮助孩子戒掉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5. 学习多动脑,成绩一定好——纠正孩子对学习内容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6. 行动是飞向成功的翅膀——戒除孩子克服“光说不练”的不良习惯
7. 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纠正孩子不珍惜时间的不良习惯
8. 戒除玩心,主动学习——督促孩子克服不按时学习的不良习惯
9. 自己的鞋子最合脚——矫正孩子盲目模仿别人的不良习惯
10. 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纠正孩子只抓进度不抓复习的不良习惯
11. 告诫孩子:千万别“冷淡”文字——帮助孩子克服不爱阅读的不良习惯
12. 师生关系融洽,孩子才会乐学——改变孩子抵触老师的不良习惯
13. 弄清根源,治理逃学——别让孩子染上逃学的不良习惯
三、珍惜课堂上的分分秒秒——纠正孩子课堂上的8个不良习惯
1. 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帮助孩子改正课前准备不足的不良习惯
2. 知识不能依靠老师灌输——纠正孩子课堂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
3. 集中注意力才能上好课——让孩子改掉上课听课走神的不良习惯
4.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改变孩子不善于做课堂笔记的不良习惯
5. 勇敢地在课堂上讲“大话” ——帮助孩子克服课堂上不爱发言的不良习惯
6. 课堂上管住手脚和大脑——力除听课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行为习惯
7. 听课要善于掌握要点与难点——改正孩子听课不得要领的不良习惯
8. 把课堂上的知识打个“结” ——帮助孩子改掉对课堂学习不做小结的习惯
四、做好作业,巩固与融化知识——纠正孩子做作业的8个不良习惯
1. 以独立作业培养独立人格——矫正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不良习惯
2. 变督促作业为主动作业——改变孩子做作业需要督促的不良习惯
3. 多管齐下,戒除拖沓——克服孩子做作业拖沓的不良习惯
4. 别把作业当做差事应付——改变孩子做作业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5. 治治孩子的心理疲劳症——帮助孩子克服一做作业就瞌睡的习惯
6. “马虎”是“病”,不可不治——矫正孩子做作业马虎的习惯
7. 字如其人,理当端正——帮助孩子改掉字迹潦草的习惯
8. 改错题就是再学习——帮助孩子摆脱不改错题的不良习惯
五、学会做人,奠定成才之本——纠正孩子在品行上的11个不良习惯
1. 诚守信用是做人的基石——让孩子由不讲信用转化为重诺守信
2. 播种文明才会收获文明——纠正孩子不讲文明礼貌的习惯
3. “国骂”千万要不得——别让孩子染上说脏话的不良习惯
4. 捣乱的孩子没人疼——力除孩子爱在公共场所捣乱的不良习惯
5. 英雄不是“打”出来的——坚决纠正孩子爱打人的坏习惯
6. 让“狼来了”的故事别重演——下力气纠正孩子爱说谎的坏习性
7. 小时偷针,大时盗金——力戒孩子“顺手牵羊”的坏毛病
8. 分享比独占更快乐——戒掉孩子“独占”的不良习惯
9. 欺小决不是“大丈夫”所为——坚决制止孩子欺负弱小者的不良习惯
10. 以善良和爱心沐浴孩子的心灵——坚决戒除孩子的野蛮行为
11. 赌博害人又害己——毫不妥协地戒除孩子赌博的恶习
六、善待他人, 缩短心灵差距——纠正孩子待人接物方面的12个不良习惯
1. 闷葫芦憋不出宝——让孩子由不肯说话变得主动热情
2. 大方活泼方显孩子“真我”——改变孩子羞怯畏缩的不良性格
3. 离群的燕子飞不远——引导孩子克服不合群的性格
4. 哭红的并不只是眼睛——改掉孩子爱哭的不良性格
5. 牛角尖还是不钻为好——纠正孩子爱钻牛角尖的不艮习惯
6. 挑“刺”先从自身开始——纠正孩子爱挑别人“刺”的不良习惯
7. 宽容不纵容,爱护不娇惯——纠正孩子任性妄’勾的不良习惯
8. 有话就该好好说——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9. 怒火烧伤的最终是自己——改变孩子爱发火暴躁的行为习惯
10. 无理再闹也没用——坚决矫正孩子无理取闹的不良习惯
11. 恶作剧害人又害己——引导孩子改正喜欢恶作剧的毛病
12. 善于自制的孩子才能自强——克服孩子自制力差的不良习惯
七、拂去孩子心灵上的灰尘——纠正孩子在心理状态上的9个缺陷
1. 谦逊方可使人进步——帮助孩子改掉自负的不良心态
2. 朴实的人生更美好——帮助孩子纠正爱虚荣的不良心态
3. 信任他人是获得友谊的阳光——帮助孩子克服多疑的思维习惯
4. 妒忌别人不如自己争气——纠正孩子妒忌他人的不良心理
5. 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坚决矫正孩子欲求过分的不良心理
6. 比吃比穿没出息——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习惯
7. 名牌并不能带来自信——力除孩子追求名牌的不良习惯
8. 告诉孩子:“你很棒”——引导孩子改变自我评价过低的不良心态
9. 用自信鼓起孩子的风帆——引导孩子克服怯懦的不良心态
八、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任自己——纠正孩子课堂之外的10个不良习惯
1. 好身体是孩子成才的基石——改正孩子不爱锻炼身体的不良习惯
2. 爱体育,但不可“重体轻文”——改变孩子过分地喜爱体育的不良习惯
3. 挺胸抬头做阳光少年——纠正孩子形体姿势不良的习惯
4. 痴迷于阅读也有害——改变孩子无节制地看课外读物的不良习惯
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改变不爱做家务的习惯
6. 劳动是人的生存之本——帮助孩子克服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
7. 吸烟百害无一利——帮助孩子戒掉吸烟的不良习惯
8. 别沉浸在娱乐节目中不能自拔——改变孩子过分迷恋电视的不良习惯
9. 在滑入泥潭前救助孩子——坚决制止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习惯
10. 放假决不等于放任自己——引导孩子改变假期生活无规律的习惯
九、健康地生活,有规则地作息——纠正孩子在生活上的12个不良习惯
1. 早餐为一天提供能源与动力——帮助孩子改变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
2. 营养均衡是孩子身体发育之本——矫治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3. 缺养的禾苗长不壮——及时帮孩子摆脱早期的厌食习惯
4. 干干净净一身爽——督促孩子改掉不爱清洁的习惯
5. 用眼爱眼有规律——督促孩子改变用眼不卫生的不良习惯
6. 勤于洗澡,享受沐浴——帮助孩子克服不肯洗澡的不良习惯
7. 千万别拨乱了人生的“生物钟”——帮助孩子克服不按时睡觉的习惯
8. 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督促孩子改掉睡懒觉的习惯
9. 好事并不总是多“磨”——改正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毛病
10. 节约的不仅仅是金钱——帮助孩子克服乱花零花钱的不良习惯
11. 节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让孩子改掉随意浪费的习惯
12. 告诉孩子科学的性知识——帮助孩子纠正手淫的不良习惯
书摘插图
一、习惯影响孩子一生的前程——培养好习惯首先需要改掉坏
1. 习惯是人生命运的主宰——习惯是支配人生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习惯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习惯与人生,是成功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前途太重要了!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把人从成功的巅峰拉下来。习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命运。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狂热执著的力量才可与之相比。
有这样两个小例子,古代的斯巴达青年,在习惯风俗的压力下,每年都要跪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锻炼吃苦的耐力。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初期,曾有一个被判死罪的爱尔兰人,请求绞死他时用荆条而不是用绳索——因为这是他们本族的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谈话、行动、生活等方式上的特性,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人们都对习惯习以为常,根本意识不到某些反复的动作或事情是习惯在起作用,习惯是自发起作用的。
我们都应该对习惯的养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才能清楚地选择自己所要的习惯,这样就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不同的习惯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但你比你的习惯更强大,因此,你能改变习惯,你能够成为你命运的主宰。
每个人都有自己后天所培养的习惯,而成为与他人有所不同的仑体。但是有的时候必须审查自己所有的习惯是否有益,如果是好的习惯,就需要坚持下去;如果发现是不良的习惯,那就一定要改变它。
纽约有位贫困工人约瑟夫,长期以来养成了抽烟的习惯,最终他也为此受到了惩罚。有段时期,约瑟夫抽烟抽得很凶。一次他在度假时开车经过法国,而那天正好下大雨,于是他只得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当约瑟夫清晨两点钟醒来时,想抽支烟,但他发现,烟盒是空的。于是他开始到处搜寻,结果毫无所获。这时,他太想抽烟了。而此时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已关门了,如果出去购买香烟要到火车站那边去,大约有6条街以外那么远。他抽烟的欲望越来越大,不断地侵蚀着他。被迫无奈,他决定出去买烟。然而,当他经过路口时,一辆汽车疾驶而过,而此时的他早已被烟瘾折磨得神志不清,终被汽车撞倒……
这一切都是一种坏习惯造成的,如果不是长期养成抽烟的坏习惯,也许他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坏的习惯一旦定型,它所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习惯这种力量往往是巨大而无形的,当你感觉到它的坏处时,很可能想抵制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一个好的习惯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反复地重复着一件有益的事情,渐渐地,你就会喜欢去做,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习惯的力量可以冲破困难的阻挠。帮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
著名画家史迪芬森每天都要抽出大量的时间作画,有一天风雨大作,他心情不好,没有作画,整日坐卧不宁。第二天,雨过天睛,阳光灿烂。他一早起来,推开窗户,阳光明媚,情绪来了,早餐没吃,拿起画笔,一连画了四幅画,中午也不肯休息。待画完最后一幅画时,才心有所安。不教一日闲过,史迪芬森就这样保持自己的习惯,无一日虚度光阴,这就是他成功的历程。
“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成了鼓舞多少人前进的座右铭。它说出了“业精于勤”的道理。一个85岁的老人,“不教一日闲过”的做法实在感人,同时史迪芬森老人培养习惯的行为也值得后人学习。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使所有生物和所有事物,都臣服在环境影响之下的法则。当人们运用这一法则时,连同积极心态一起应用,所产生的力量将是巨大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驾驭生命之舟,向着理想的彼岸顺
利前行。
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当他一旦拥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收益。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未来走向成功,就一定要从小培养他的良好习惯,并很好地驾驭它!
2.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基石——良好的习惯成为推动人生走向精彩的无形之手
俗话说,有多深的基就能建多高的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建筑如此,做人更是如此。习惯便是人生的根基,拥有的好习惯越多便越容易迈向成功。
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竞有何意义?下面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良好的习惯对促进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二十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原来,在确定人员的前一个星期,主要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正是这个小小的习惯,使加加林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人类航天的史册中。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基础,而人生的基础往往决定人生的发威大量事实证明,良好的习惯常常促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1998年,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比尔盖茨听后也表示十分赞同。由此可见,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习惯的作用和影响。
良好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还可以从“木桶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
陷所致。
因此,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为孩子未来的成功人生打下坚固的基石。
3. 好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与结晶 。
人格是个心理学概念,通常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把人格理解为一个人各种稳定的行为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特质通常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特质除了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外,大多数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人格特质是人在较长时期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某人具有某种人格特质,那么他就必然表现出一些相应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习惯就是这些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因此,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具有健康人格是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具备健康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核心和基本标志。健康人格韵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在健康人格的培育中,一条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就是塑造形成各种人格的特质所需的相应行为,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即养成相应的习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人的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载体。
品德是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品德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以及其中任何一种品质都包括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两个方面。品德是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稳定的统一。
习惯对于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习惯是一个人品德所包含的外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行为习惯的优良与道德品质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个人品德的优良往往体现在其养成习惯的好坏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良好品德形成的标志,良好行为习惯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个人思想道德的有效载体之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要成为全社会遵守的共同准则,就必然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培养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习惯培养在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中,在他们品德素质的形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发展进步,要求人具备各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4. 健康和富足是好习惯的产物——只有远离不良习惯才能获得健康与财富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则寓言:
有两个人,一个体弱的富翁,一个健康的穷汉。两人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出让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随时愿意舍弃健康。
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的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要和穷汉交换脑袋。其结果,富翁会变穷,但能得到健康的身体;穷汉会富有,但将病魔缠身。
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了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地又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些微小的不舒服便大惊小怪。由于他总是那样担惊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极好的身体又回到原来多病的状态里,或者说,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况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么样了呢?
他总算有了钱,但身体孱弱。然而,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是个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他不想用换脑得来的钱相应的建立一种新生活,而是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上,应了“老鼠不留隔夜食”这句老话。钱不久便挥霍殆尽,他又变成原来的穷汉。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疾病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样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
最后,两人都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健康和富足都是习惯的产物。健康和富足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健康和富足通常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和习惯,所以只有远离不良生活习惯,自己获得身心健康,才会轻轻松松地获得这种再简单不过的快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一些所谓的“富贵病”也悄然而至。如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神经衰弱等病症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诱发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以及不良的情绪等,都是造成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5. 不良习惯是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天敌——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为什么有许多人终生碌碌无为,与成功无缘,这就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那些坏习惯就像一堵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隔开。
一个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或不良习惯,习惯是后天慢慢地养成的。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没有多大妨碍,而有些习惯则是人生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大敌,对于那些不良习惯,一定要努力摆脱它的束缚,别让它一点点拉开自己与成功人生之间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把一切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实,他们应当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检讨一下自己在生活各方面的习惯。比如,做人处世方面:有人冷漠自私,有人不守信用,有人贪慕虚荣,有人不知变通……人际关系方面:有人与厌为敌,有人不尊重朋友,有人委屈退让,有人唠唠叨叨,有人吹牛浮夸……在行动方面:有人优柔寡断,有人只说不做,有人拖延借口,有人浪费时间……还有很多人在心态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痴迷金钱,贪得无厌,自卑自弃,嫉妒别人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如果不是特意指出来,我们自己很难注意到它,因为单从表面看来,它只是一些小事,但事实上很多人失败就失败在不良习惯上。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着总经理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养成习惯。
可见小习惯常常是会影响大事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那些不良习惯,别让它侵蚀我们的明天和未来。
有一个关于“林旺”的寓言,这个寓言也说明了不良习惯对“人生”的不良影响。
林旺原先是一只小象,它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放进了动物园,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
有一次,林旺想挣脱铁链到猴山看看猴老弟,没想到用力过猛,铁链把鼻子挣得很疼。“哎呀,这条铁链太牢了!”林旺含泪舔着自己流血的鼻子,心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
半年后,林旺又想到大街上去转转,一挣链条,又把鼻子挣得很疼,它又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经过两次的失败,林旺再也不敢去挣那条铁链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旺长成大象了。这时候的林旺完全可以挣脱铁链到外面潇洒走一回了,但是,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林旺已经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这条铁链的,它再也不想到外面去玩了。终于,林旺老死在了象房里,直到死,林旺也没有实现潇洒走世界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