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财务会计学

分类: 图书,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
作者: 罗绍德,蒋训练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310000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3803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简单的序时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由手工会计处理系统,发展到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作为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工具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势态。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
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会计国际化、国家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以最新的会计法规体系为依据,打破了原《会计学原理》和《基础会计学》的传统体系,重新构建了突出会计要素、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新框架。这个新框.架既注意到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又注意到实事求是地对会计管理、会计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继承;既反映出整体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又不存在良莠不分、搞“一刀切”的全盘否定或西化倾向;既反映出改革者的气魄,又体现了作者构思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
2.内容新颖并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作者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方法、会计惯例、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分类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作了简明扼要的讲述,给学生学习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本书着重就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账户科目、复式记账及其综合运用,以及会计循环的概念、会计循环中各个环节等进行了重点讲述。作者采取由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为学习和学好后续会计课程奠定基础。
3.全书体系严密、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完全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务、普及与提高、核算与管理、制度与教材,以及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本书比较成功的地方。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会计职能
第三节会计目标
第四节会计方法
第五节会计假设
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章会计要素
第一节会计要素概述
第二节静态要素
第三节动态要素
第四节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设置账户
第二节账户与会计科目
第三节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循环(上)
第一节会计循环概述
第二节编制会计分录
第三节过人分类账
第四节试算平衡
第五章会计循环(下)
第一节调账
第二节结账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生产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销售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利润形成的核算
第五节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六节其他业务的核算
第七章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账户分类的意义
第二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三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八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和分类
第二节原始凭证
第三节记账凭证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九章会计账簿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序时账簿
第三节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第四节会计账簿登记规则
第十章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
第十一章会计核算形式
第十二章财务报表
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组织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经济效益越来越关心。因此,加强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本章将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开始,论述会计的概念、职能、目标、方法以及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一方面要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要耗费劳动和资源。在一切社会形态下,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将耗费与成果进行比较,借以评价其经营业绩。会计就是为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会计最初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记载下来”。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以后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独立的职能。在原始社会末期,当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时,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控制生产过程已不能适应需要了。人们为了对生产过程更好地进行数量考查,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把有关生产过程执行情况的各种数据记录下来,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