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一生

分类: 图书,传记,艺术家/建筑设计,
作者: 廖静文 著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258000版次: 1页数: 403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67967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畅销海内外,已达564000册。被译成英、法、日、捷克多种文字。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回忆录。本书介绍了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一生,和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描述了徐悲鸿怎样在颠沛流离中挣扎以致绝望,怎样在贫病交加中刻苦学画,又怎样在孤独漂泊中与作者相识而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用充满深厚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中国杰出画家徐悲鸿的一生——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杰出画家和开创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的坎坷历程,描写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叙述了他曾经不幸的婚姻以及他与作者短促的爱情。书中流露的对徐悲鸿的感情,泻于笔端,感人至深,文笔优美自然。本书版本采用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廖静文(1923~ ),湖南浏阳人,曾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夕阳收起了它最后的微笑,暮霭轻轻地飘落下来,夜的浓黑的翅膀温柔地覆盖着大地,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河水在哗啦哗啦地流着。
这条宽阔的河流蜿蜒流过江苏南部肥沃的平原,永无休止地载运着江南农民血汗劳动的成果——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运往南京和上海等城市。巨大而沉重的木船扬起鼓鼓的白帆,小火轮尖锐地呼叫着,疾驶而去,河水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忧郁地拍打着河岸。
现在,河流已经沉浸在浓重的夜色中,它那丰满而袒露的胸怀正在均匀地呼吸着,好象在消除白昼的疲劳。在邻近的一座峰峦后面,弯弯的月牙正从那儿升起,它在暗蓝色的天空中缓缓移动,冉冉升到了中天,繁星在静静地闪烁。
忽然,河岸上一所小屋里飘出婴儿呱呱坠地的清脆哭声,接着是一串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儿那儿传来一阵狗吠。在小屋的昏暗灯光下,头发斑白的接生婆正在用一把陈旧的剪刀,剪断婴儿的脐带。
年轻产妇苍白的脸上,漾起一丝疲乏的微笑,她用温顺而欢喜的眼光默默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这是我的儿子,他长得多么象他的父亲。”她幸福地想,“愿他将来也象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画家。”
这是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九日深夜,徐悲鸿诞生在这个滨河的小镇上。一座石拱桥将河的两岸连接起来,这桥的名字叫屺(音:计)亭桥,这个小镇便叫屺亭桥镇。它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三十里,属江苏省宜兴县管辖。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民风淳朴,风景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