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中国宾川足山佛教文化论坛文集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印顺主编
出 版 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58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2397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华崛起,国运昌隆,佛陀再来,鸡足重光。
值此殊胜因缘之际,我们来到久已向往的佛门圣地鸡足山,参加“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论坛”会议,这是我们西南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促进西南地区的佛教文化事业发展,提升鸡足山佛教的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鸡足山是中国佛教的著名迦叶道场。迦叶祖师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修行显著,持头陀行,定力甚深,道心坚定,深得中国佛教徒的尊重。佛陀在世时,十分信任迦叶祖师,称叹他愿行渊广,分半座予他。佛陀圆寂后,迦叶祖师为上首,主持佛教三藏圣典结集,有五百位证阿罗汉果的佛陀弟子参加,对维护佛陀的教法,特别是三乘共通的阿含毗昙基本教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是中国禅宗尊奉的印度初祖,佛陀登座,拈花示众,人皆不知,独有迦叶祖师心领神会,破颜微笑,最后得到了佛祖的心传。因此他是由解脱行到大乘中道实相修证有体验的典型人物,对于中国建立禅宗乃至世界禅学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祖师,我们把他供奉在鸡足山,以此为契机,启悟后来者,是甚深的因缘,具有伟大的意义。
鸡足山佛教在中国西南佛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明代以后,中国佛教的风气开始龛然一变,西南佛教异军突起,云贵川三省地区成为中国佛教最流行的地区,这一时期西南三省出现了许多大德高僧,曾经在鸡足山地区弘住佛法的祖师就有大错、担当等人,不仅佛法修得好,而且有很高的学识,书画俱佳,名垂僧史。值得提出的是,云南地区包括鸡足山佛教与四川、重厌佛教也有着甚深的因缘。四川的峨眉山僧人到鸡足山弘法,史书有载。重厌市梁平县双桂堂是明朝一代大师破山海明生前住持的寺院。破山大师广纳四海,弟子幅凑,影响甚大,其弟子灵隐印文建云南集云寺,再传弟子月彻造昆明石宝禅院,三传弟子极乘立云南安笼伏龙寺等。当代高僧虚云大师是鸡足山佛教复兴的再造者,重庆慈云寺也是虚云大师生前住过的寺院,因此重厌佛教与鸡足山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录
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虚云与鸡足山
实践与自由——虚云与中国佛教的精神
返本开新、兼祧五宗的禅僧虚云
虚云大师对鸡足山的重兴及其佛学思想
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
虚云和尚与看话禅
虚云禅学思想试探
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读《参禅要旨》
了脱生死诗性人生——虚云和尚顿悟诗偈解读
虚云和尚禅学思想初探
虚云禅师的修行观述评
虚云和尚圆通净土的行持
虚云老和尚在云南
虚云和尚在云南
虚云法师终南山行迹辨述
虚云和尚复兴佛教祖庭考
虚云和尚与《楞严经》
虚云和尚与《楞严》
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与《楞严经》
历代祖师与鸡足山
大迦叶的启示
摩诃迦叶与律学发展——价值判断与律法位阶
摩诃迦叶与第一结集
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地位
大迦叶与中国佛教
鸡足山与大迦叶:从印度到中国
摩诃迦叶在禅思想史上的意义——以“拈花微笑”等公案为中心
独特的鸡足山“迦叶”造像
妙峰山彻庸周理禅师论
诗僧苍雪
大错和尚与鸡足山
鸡足山高僧担当、大错与石宝山隐士赵炳龙之友谊及其贡献
南明御史钱邦芑出家鸡足山轶事
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简析徐霞客缘何两上鸡足山
玄鉴禅师与元代云南禅宗
鸡足山与现代中国佛教——大师弘化型佛教的现代典范
太虚大师与民国云南佛教之中兴
鸡足山与云南佛教
云南鸡足山佛教文化纪事开篇
鸡足山佛教与文化及经济的发展
鸡足山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刍议
……
书摘插图
实践与自由——虚云与中国佛教的精神
一
1959年10月13日,一代高僧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示寂。虚云的辞世,标志着中国传统佛教尤其是禅宗佛教的最后终结。
在中国近代享有盛名的几位高僧中,我最看重虚云、印光、弘一和太虚。这不仅因为他们都曾名喧一时,而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中国佛教僧人的真精神。他们不仅皆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磨炼身心,真参实悟,获得无上甚深的智慧,而且都具有慈悲济世的情怀,前仆后继地弘法护教,救度众生。他们不但为佛法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为乱世中的普通民众树立了道德人格和自由解脱的典范。
不过,尽管这四僧都是近代佛教界的顶尖人物,但其心路历程与人生实践却有很大的差异。大致地说,太虚与虚云、印光和弘一等三人颇为不同。太虚是一个新派僧人,他虽然也极力捍卫中国佛教的传统,但他的世界眼光和维新精神决定了他是一个新传统的开创者,即新的“世界佛教”的提倡者和“整体佛教”的建构者。他是博大的、恢弘的、波澜壮阔的。虚云等人则不同,他们是纯粹的中国佛教的提倡者,他们虽也了解近代世界,但他们完全是从传统佛教的视角来看近代世界与文化的。其中,印光是净土的大师,是“儒释一贯”论者,其思想与行持是完全传统的;弘一是律学大师,南山律宗的复兴者,他从一个浪漫不羁的才士变成严格持戒的佛门高僧的过程,极富有典型意义;虚云则是一位伟大的禅者,是以一身而兼祧禅宗五门的伟大宗师,他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不但达到了个人的自由与解脱,而且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由实践。他们在当时的影响都非常之大,尽管从“新文化”的角度看,他们也许是“保守的”、“落后的”、“与新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
从虚云、印光等人的文字看,他们确实是“守旧的”,与所谓“新的时代精神”悬隔的。但他们并不是政治上的“反动派”,并不是落后保守的封建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他们既不逃避政治,也不参与政治,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在一个“天崩地解”的大变革的时代里,他们不为世俗的浮华与喧嚣所动,只是尽着佛弟子的本分,坚守着传统的精神园地,做着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工作。所以他们赢得很多人心,尤其是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精神重又显示出夺目的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