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的激情与想像——中国新文人电视剧论析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周安华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435590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新世纪前后,一批极具主全意识的电视剧,带着浓厚的文学色彩、鲜明的诗性气质,以唯美化的视听语言、深层的审美情感,传达创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与把握。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杨亚洲导演的《空镜子》、黄磊导演的《似水年华》等代表的这一具有强烈文人气质的流派、在光线传媒评选出的“2006中国十大电视制作公司”之一、来自江南的民营制作公司——苏州福纳公司——的近千集电视剧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范小天编剧、导演的《新乱世佳人》、《女人汤》、《红粉》、《风月恶之花》等电视剧,多来自小说,抒写人生体验和感世情怀,画面精致、情感绵长浓郁,整体呈现唯美主义风格。与早期文人剧相比,其更具世俗化的小说气质,更通俗,更重情节叙事上的曲折连绵,线索繁复,更具自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表现为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主流话语的胶着……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电视剧集群。
内容简介
新世纪前后,一批极具主体意识的电视剧,带着浓厚的文学色彩、鲜明的诗性气质,以唯美化的视听语言、深层的审美情感,传达创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与把握。 本书收录了著名影评人对中国新文人电视剧的论析,案例具体、内容深刻,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周安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景视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视协高校电视艺委会副主任、美国剑桥中心《美中社会与文化》编委、《电影艺术》杂志编委、中国视金鹰奖评委、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长等。主持国家、省部级艺术项目多项。在北京,台湾等地出版有《现代影视批评艺术》、《电影艺术理论》、《电视广告美学》、《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青春艺术》等著作,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被《新华文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研究》转载。曾获“第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特等奖等,及“江苏省十佳电视艺术家”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先后赴美国BATES COLLEGE、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
目录
民营电视剧制作:博弈中的力与痛——解析现今民营电视剧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多元创作发展与特色坚持之路——对福纳电视剧艺术创作的思考
改变“视觉偏好”引领受众审美——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福纳现象”解读
以“灿烂”元素独步和以文化“内蕴”立足——从电影《黄金甲》说到电视剧《红粉》
论国产电视剧表述策略的调整与变化——以“福纳出品”为例
民营影视公司电视剧市场博弈方略——苏州福纳公司产业化战略的启示
新神话电视剧的出色演绎——评“范氏猪八戒系列”
文人想象、唯美包装与市民趣味——浅谈新文人申视剧的品格
论当代电视剧意识形态“世俗化”的选择——《亮剑》、《任长霞》和《红粉》
中国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现状分析
寻求独特理念走出“现形”困境——苏州福纳文化科技公司运营理念论评
类型、明星、戏仿及奇观——从福纳出品看民营电视剧的文化生产策略
近年苦情戏创作的得与失——由福纳作品《花开有声》说开去
原型的征用、挖掘、置换和变形——从女性形象塑造看新文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民营电视剧内容制作话语策略的转换——以苏州福纳公司近年的追求为例
真情人性与道义的主流化叙述——综论《风月恶之花》等剧的精神主旨
南方派电视剧的市场前景与文化期待
神话剧艺术风致的锻造——“福纳神话出品”的几个特质
论新语境下中国电视剧表述策略的转变
旗袍军装包裹下的爱情——也评福纳电视剧《红粉》
中国民营电视:品牌化战略拓展与文化崛起——福纳现象和中国新文人电视剧高端研讨会综述
平台问题不解决。民营公司很艰难——苏州福纳公司董事长范小天谈民营与国营的角力
附录一本书作者简介
附录二福纳现象与中国新文人电视剧高端研讨会图片集锦
后记
书摘插图
民营电视剧制作:博弈中的力与痛——解析现今民营电视剧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李兴国 张贞贞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此后市场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题。如果说来自国家机关的政策法规对电视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的、决定性的,尤其是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可动摇的捍卫,那么,进入新世纪,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电视剧带来的影响则是意味深长的。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文化产业被政府明确纳入了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格局,在“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思想的指导下,电视业开始了艰难的破冰之旅。两台合并、电视集团、制播分离、民营电视、数字电视、付费频道、上星落地等成为新世纪电视业的众多关键词。
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打破了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的单一化,在电视剧制作领域,形成了“国家队”、“地方队”、“民营队”三足鼎立的格局。应该看到,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发展是和国家传媒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紧密相连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地区便已经出现了一批以拍摄电视剧为主业的影视制作公司,这些公司堪称我国民营电视剧制公司的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