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

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作者: 张强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 286000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 2007/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5938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电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程应用案例以及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及设计、运行等方面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我国的读者尽快地了解这门技术及最新的技术进展。
本书可供我国电力环保,特别是燃煤电站NO2排放控制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及决策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热能动力工程及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强,男,陕西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西安热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在燃煤脱硝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近年来从事燃煤电站SCR脱硝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大型火电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的工程应用开发”、“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新技术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
授予了“一种用于电站烟气SCR脱硝中的催化剂及其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开发的“燃煤电站烟气脱氮SCR工艺TPRI—1型催化剂”产品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作为电力行业脱硝领域专家,多次参加了国内电厂脱硝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标书审查、工程评标或设计审查等工作。
目录
1绪论
1.1 我国的能源结构及环境污染现状
1.2 煤燃烧NOx的生成机理
1.3 NOx控制技术
2SCR方法概述
2.1 SCR应用现状
2.2 SCR反应的基本化学原理
2.3 影响SCR过程的主要反应条件
3燃煤电站SCR工艺过程及设计要求
3.1 SCR装置在电站中的总体布置
3.2 SCR装置的系统组成及典型工艺流程
3.3 SCR装置的主要设备及设计原则
3.4 流场模拟与试验
3.5 总体设计要求
3.6 脱硝系统的性能考核
4SCR系统采用的催化剂
4.1 SCR催化剂的分类及特点
4.2 催化剂的设计
4.3 催化剂的钝化与中毒
4.4 典型的催化剂运行管理方案
4.5 SCR催化剂的生产过程
4.6 催化剂的安装
4.7 催化剂的检修与维护
4.8 催化剂的再生技术
4.9 失效催化剂的处理
4.10 工程应用实例——Cormetech SCR催化剂工程应用介绍
5SCR系统使用的还原剂
5.1 概述
5.2 液氨系统
5.3 氨水系统
5.4 尿素系统
5.5 尿素系统与液氨/氨水系统比较
5.6 还原剂选择建议
6脱硝装置的控制系统
6.1 控制原理与方法
6.2 SCR—DCS分散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回路的控制策略
6.3 典型的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工程设计要求
6.4 设备选型建议
7脱硝装置的运行及对锅炉的影响
7.1 脱硝装置的运行对锅炉及其尾部设备的影响
7.2 脱硝系统的运行
7.3 脱硝系统的可靠性及可用率
8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8.1 氨的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8.2 防火与防爆
8.3 防电伤及防机械伤害
8.4 防噪声及振动
8.5 防暑
8.6 其它劳动安全及卫生措施
9SCR装置在我国燃煤机组上设计需考虑的问题及应用实例
9.1 高灰条件下燃煤机组SCR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9.2 液态排渣条件下燃煤机组SCR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9.3 SCR装置在国内燃煤机组中的设计及应用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NOx排放值的计算与换算方法
附录2电力环保法规
附录3国内主要的SCR脱硝工程公司简介
书摘插图
1绪论
1.1我国的能源结构及环境污染现状
1.1.1我国的能源结构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传统的矿物燃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能源技术问题。
世界的能源需求持续上升。根据世界能源组织在“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全球能源需求到2030年将增加50%,2/3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则预测能源需求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
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0.6亿吨标准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7倍,改革开放初期的3.29倍。煤炭产量达到21.9亿吨,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原油产量达到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产量达500亿立方米;电力发电装同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4747亿千瓦是,均居世界第二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22.25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近年来,通过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的比重趋于下降,优质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步上升,1990~2005年,煤炭消费比重由76.2%降到68.7%,油气比重由18.7%提高到24%,水电及核电由5.1%提高到7.3%。
1.1.2燃煤发电概述
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在煤炭的各种利用取向中,煤炭用于发电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是较好的。电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属于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利用形式之一。我国电力生产以燃煤电为主,电力行业是最大的煤炭用户,煤炭产量中用于发电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2005年电力工业耗用原煤占到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