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宝库: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

分类: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邵亮 编著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41印刷时间: 2003/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434525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18吐纪的最后二三十年,在艺术史上是一个特殊重要年代的开端。1770年,大卫获得了罗马大奖。1775年,戈雅进入西班牙宫廷。1776年和1780年,康斯太布尔和安格尔方才问世。根据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的说法,构成“现代艺术”的种种元素正是从大卫到安格尔这几代艺术家中间开始萌生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正在经历一个相当不安定的时期。1 887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谕示着整个欧洲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上的一次深刻的转变,已然在经济生活中取得主宰地位的资产者在政治上要求相应的发言权。同样,在文化艺术上,资产阶级和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将代表着一种新的声音。新古典主义便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雅克路易大卫的出现终于使新古典主义的理想在当代的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鲜活的视觉形式。新古典主义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且已经确立了一种新的创作态度。这是一种强调表达出某种“效果”要高于纯粹模仿“自然”的“现代艺术”的创作态度。而这一点,正是作者将要在下文中具体加以探讨的。
目录
绘画:新的潮流(约1780-1810)
大卫与新古典主义
大卫与诸弟子及大卫画室之外的新古典主义者
法国以外的新古典主义者
绘画:浪漫主义崛起(约1810-1830)
浪漫主义的萌生:布莱克、弗赛利
英国水彩画的发展
康斯太布尔和透纳的风景画
德国的浪漫主义风景画
浪漫主义先驱戈雅
浪漫主义的发展:普吕东、籍里柯
“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罗瓦
安格尔的艺术
浪漫主义黄金时代的其他画家
绘画: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约1830-1850)
浪漫主义转向折中主义:德拉罗仟和韦尔内
巴比松画派
中北欧现实主义画家
拉斐尔前派的产生
库尔贝与“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与摄影术的挑战
19世纪上半叶西方艺术的其他方面
书摘插图
大卫与新古典主义
就在1 780年弗拉贡纳尔还在创作《爱之泉》这样具有洛可可情调的作品时,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家企图改变这种过分雕琢的风格。在法国,雅克路易大卫的老师约瑟夫马里埃维恩本人就是力图从洛可可画风向古典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在《贩卖爱神的女商贩》当中,我们看到维恩为追求古希腊浮雕式的可触视感所作的初步努力;但从人物的纤巧形容和轻佻的画面气氛而言,仍可以觉出那种来自布歇的处理方式。无论如何,这种折衷手法在当时颇受欢迎——就在大卫获得罗马奖的当年,维恩亦被推举为罗马的法兰西学院院长。于是,师生二人一同踏上了赴意大利的旅程。
对于曾希望进入布歇画室而未能如愿的大卫来说,这一次意大利之行是其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在这里,大卫对16世纪末叶意大利的色彩画家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并为其所体现的“大胆而鲜明的凹凸起伏,几近于出自造化之手”而激动不已。而这些是与当时法国官方画家平板的配色不可同日而语的。1784年左右,大卫再次来到罗马,而且以强烈的光影对比追求浮雕效果,同时选择富于表现力的古代题材创造英雄史诗般的艺术这一目标更日益明确。从一开始,大卫所选择的艺术就绝不是为装饰贵妇人的小客厅而设,并且也与他的老师维恩以及蓬佩奥巴托里尼那种半瓶子醋的古典主义拉开了距离。
1784年,大卫在罗马创作了《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