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关注的100个理论问题4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赵理文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40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3022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如何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如何理解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领导干部关注的100个理论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本书可供广大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
目录
1.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怎样做到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4.怎样理解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5.什么是科学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6.如何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8.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9.中国29年改革开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哪些主要经验?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怎样确立的?为什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其主要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15.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
16.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17.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8.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怎样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19.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0.如何理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21.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
2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树立正确政绩观是什么关系?
24.如何理解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5.如何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6.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意义何在?
27.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28.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9.为什么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30.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书摘插图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怎样做到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仍然要在“坚持”和“赋予”的结合上下功夫。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国家随之自行消亡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这一理想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一切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他们因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愿意、也不可能对未来社会的细节作出详细的描绘。而且他们一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从而为后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当代中国的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又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水平,而且和同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