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银行监管

分类: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詹姆士R 巴茨 等著,黄毅,张晓朴 译
出 版 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329000版次: 1页数: 332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9461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来自银行监管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声音。三位在金融行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詹姆士R.巴茨、杰瑞德卡普里奥、罗斯莱文——合力打造出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专著《反思银行监管》,向您展示该领域最新的经济学分析范式。
本书以理论的权威性、分析的规范性、方法的创新性在国外学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近年来在银行监管领域最前沿、最受关注的著作之一,本书将给正经历变革的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带来新的气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动机
第二节 目标和贡献
第三节 主要发现:简要概括
第四节 本书阅读指引
第二章 银行监管的模式比较
第一节 银行监管的两种模式
第二节 银行监管:利弊分析
第三节 巴塞尔委员会和统一监管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如何监管世界各国的银行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银行监管的组织结构、监管范围和监管的独立性
第三节 什么是“银行”?
第四节 银行业准人、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监管权力
第五节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第六节 市场监控和外部治理
第七节 银行所有权形式是否影响对监管规则和监督实践的选择?
第八节 促进各国银行业监管更加谐调的力量
第四章 何种监管政策最有效
第一节 目标和边界
第二节 银行监管和银行发展
第三节 银行监管和稳定性
第四节 银行监管和银行绩效
第五节 银行监管和银行贷款
第六节 监管和银行治理
第七节 结论
第五章 选择银行监管方式
第一节 概述和动机
第二节 墨西哥和美国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概念框架
第四节 实证的框架和数据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反思银行监管
第一节 方法及内容
第二节 教训及启迪
附录
核心词汇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动机
在巴西、埃及、赞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新兴的企业家要么贷款申请被拒,要么根本不愿枉费心机去申请贷款,因为银行的信贷都流向了富人或有政治权势的人,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创新和经济增长。在格鲁吉亚、尼Et利亚、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人们不愿意在金融机构储蓄,而是把剩余资金用于购买外汇、实物资产或耐用消费品,这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国内银行缺乏获得储蓄并将储蓄转化为高效投资的机制。在许多国家,银行的经营者将获得的存款转手贷给自己的朋友或是有关系的客户,这种状况抑制了商业发展,阻碍了拥有良好创意但缺少关系的穷人实现心中梦想和改善经济处境。错误的政策引起并加剧了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的银行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甚至社会骚乱。因此,我们研究银行监管的主要动机是银行与人们的福利紧密相连,我们试图识别何种监管方式最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绩效。
规范的计量经济研究表明银行对经济发展具有一阶影响。①如果银行将资金配置给预期社会收益最高的企业,并在提供资金后严格监督企业,将会有助于促进企业家关系和经济增长。新的研究显示,银行能够影响收入分配和贫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