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道路交通安全法6

分类: 图书,法律,宪法、行政法,
作者: 《应用型法律法规丛书》编写组 编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字数:版次: 1页数: 34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26070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法说法,准确应用;检索方便,查找快捷,提示醒目,覆盖全面。
内容简介
应用是制定法律的目的,应用性是编辑法律图书的诉求,提高法律图书的应用性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也使我们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提高一本法律图书的应用性?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在与法律实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互动交流下,我们精心准备、重点推出了这套“应用型法律法规丛书”。本丛书具有如
本书是“应用型法律法规丛书”之一,该丛书以主体法为主线,针对主体法适用过程中的问题,把主体法条文中的应用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然后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回答和阐释。提示醒目,覆盖全面,体法适用过程中的每个问题在目录主体法相应条文下列出,使读者能快速查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从体例安排到版式设计,无不以提高法律的应用性为宗旨,无不体现“应读者之所需,用心做好书”的理念。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
第二条 【本法适用范围】
(1)对于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法律有何特别规定?
第三条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负有什么职责?
第五条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承担的道路交通安全职责是什么?
(2)如何理解“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公安机关”的含义?
(3)如何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管辖?
第六条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第七条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科技推广】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八条 【机动车登记制度及临时通行牌证】
(1)机动车登记制度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2)法律对机动车登记主管部门是怎样规定的?
(3)法律对机动车取得临时通行牌证有何规定?
第九条 【机动车注册登记申请及处理】
(1)申请机动车注册登记的,除了交验机动车外还应提交哪些证明、凭证?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哪些机动车不予办理登记?
(3)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是怎样的?
(4)依法取得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驾驶证丢失或者损毁应如何补办?
(5)在机动车注册登记中还有哪些特殊规定?
第十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1)机动车安检机构及其职责
第十一条 【机动车上路牌证】
(1)机动车号牌及标志的粘挂
(2)如何申请检验合格标志?
(3)车辆管理所办理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流程是怎样的?
(4)委托车辆管理所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有什么具体规定?
(5)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因故损坏如何处理?
……
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六章 执行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实理解应用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负有什么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4.30)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04.10.22)
第四条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城市布局和交通需求相适应。城市规划应当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协调,合理配置道路资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确定管理目标,增加对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科技管理手段的投入;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重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和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文明建设、科学研究与应用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05.1.20)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和重大交通事故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接受其监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