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外战争纪实,
作者: 段培东 著
出 版 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1-12-1字数: 377000版次: 1页数: 512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5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20100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剑扫风烟》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书是介绍1942-1944年腾冲抗战的长篇纪实小说。 《剑扫风烟》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纪实,更应该看成是对这一段历史的深思。它不仅是“再现”,而且也有深刻的“表现”。——落后就要挨打。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是不能代替对自己民族历史及其落后原因、挨打原因的思考和审判的。这部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写了我们民族挨打受欺的历史,同时还探索着我们民族落后、挨打、受欺的原因;它不仅写了我们民族奋起反击的悲壮历史,同时还思考着胜利之后的“变调的尾声”。
目录
序:本是肚中肠千结,却写邻家酒肉香
一、空城无计”
二、大逃散
三、归化寺遭遇
四、山民初试刀
五、怒洒滇西路
六、“三光”献图
七、心心不相印
八、迎国魂
九、虎穴潜蛟
一○、牢骚兵报捷
一一、文人犯忌
一二、斋公房吟夜
一三、神秘的高黎贡
一四、双簧戏
一五、地盘关决战
一六、可怜的盟友
一七、连环计
一八、驳田岛
一九、肃杀之秋
二○、雪壅山门
二一、怒水滔滔
二二、战地军法官
二三、狭路逢双勇
二四、激战云天
二五、活关公
二六、弯刀战白岩
二七、风雨腾北人
二八、战地奇观
二九、天罗地网
三○、变调的尾声
后记
附录:民族的正气与历史的悲歌——读《剑扫风烟》
书摘插图
一 空城无计
公元l942年5月10日,是腾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下午二时左右,二百九十二个日本侵略军,以急行军的速度赶来,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一座边陲重镇——腾冲古城
占领了。
腾冲县城是明代开边时建筑的。正统十三年(公元l448年)落成后,已在祖国西南边疆巍然屹立四百九十四年了。说它稳如泰山,坚如钢铁,一点也不过分。其坚固、雄伟、壮丽的面貌,《腾冲县志》曾有过详细的记载:城墙厚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周七里三分加上鼠绕南门扩展增筑的小月城共八里。全城正方形。东、南、西、北四门都取了名:东曰沾化,西日永安,南日
靖边,北日溥润。四门城头各有楼,高四丈有余,重檐三滴,三开面,五五桓(组柱),二十八楹(单柱)。城墉(墙头)有连雉装饰。阁楼守门,门扇包铁。城的中心,另建有一座四方三层宝顶的文星楼。底楼座基形为全城缩影。座下十字通道,如四城门再现。全楼象征一颗大方印的把子。
说到腾冲县城的坚固,必须从腾冲得天独厚的石料说起。外来游人看着满地葱茏的地貌,大概不会想像到古老的火山运动,曾将地下岩石加热膨胀,然后又给予冷却,造成了无尽量的蜂窝状的熔岩石。这种岩石既坚硬,又易敲凿。人们按着需要敲削出各种各样方圆规矩的建筑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