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郑慧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51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679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体与会代表坚信,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精神,坚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加强中国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集思广益、万众一心、精诚全作,政治学界必将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研究,我们在对所有提交会议的论文筛选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此论文集。
目录
前言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政治和谐的追求
《管》《晏》和谐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和谐政治建设
柏拉图和谐社会观新解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社会思想初探
和谐社会的政治学解读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制度伦理价值追寻
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和谐社会、政治文明与制度建设
政治文明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试论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层民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农村
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
论提高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执政能力
加强政党制度建设,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反腐败斗争
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与健全廉政法制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
略论政府和谐
政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
论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建设能力的提升
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研究——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
汲取世界各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试论意识形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文化与政治文明
公民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
试论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分配正义与社会和谐
正确处理利益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
书摘插图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
孙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提出,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要求和挑战,而且是社会主义理论本质层面上的科学继承和崭新开拓。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也是由对立和冲突走向自由与和谐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和社会分裂而展开的;对未来社会的阐释,则围绕取代“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现状而立说,因而,对和谐的追求是不可忽略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以新的制度寻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开拓人间正道。无论是公有制,还是计划经济等,其制度安排都体现了强烈的反对社会分化和分裂,争取社会和谐的倾向。这种探索,无论它的辉煌成就还是失误,都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的自由、社会活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又一次大解放,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开拓,这一伟大实践也必然带来社会主义理念新的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