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时代人类认知新概论(B1)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金雁,李兵,郑穗平著
出 版 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16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60298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当人类的科技发明延伸到手机、网络泛滥的时代,“煲电话粥”、Email、短信替代了手写的情书,QQ、Messenger、视频的即时快捷联系,免除了翘首期待鸿雁传书的艰辛。但键盘代替纸笔传递的“电子情书”,是否能如手写情书般感情细腻?网上下载的“格式化”情诗情话,传情达意是否更加丰富? 全天候、全方位,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新闻播报,各种真人秀,《美国偶像》、《超级女声》……收视率暴涨。泛娱乐现象蔓延,感性的“新闻娱乐化”,将媒体与受众进一步拉近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传媒的深层次理性思考的空间受到了挤压?博客、播客自媒体的出现,以及由无数个网站、论坛汇集成的直接快速的自由知识生产链,能否证明这就标志着中国社会公共领域开始形成?…… 传媒时代的无数困惑,本书不可能一一作答,但作者愿意提醒读者,应该怎样用自己的头脑去过滤新闻,辨别资讯的真伪,明察由于传媒价值观的不同和利益集团影响而产生的信息传播偏差,从而了解事件的真相,判断传媒公信力的高低,在选择优良的传播媒介吸收资讯的同时,也参与到自由知识生产链之中,让中国公共领域快速成长。
作者简介
金雁,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高校执教并研究经济学。1992年起先后在广州日报集团尝试另一种做学问的方式于实战中研究传媒品牌经营,并获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立项资助,2007年出版研究成果《中外传媒品牌经营》丛书。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媒介受众
解析传媒时代的媒介依赖
传媒即“魔弹”,受众成了的靶子
CNN镜头“引领”安理会话题
“911”为全球公众制造了交流关键词
人们认知世界往往被传媒左右
“惊恐”来自传播者还是惊恐者本身
《星球大战》引起百万人恐慌
受众的批判能力影响传播效果
总统选举验证“魔弹论”
“使用与满足论”:受众成了“上帝”
网民为何成为《时代》周刊2006年度人物
公众认知对传媒系统的依赖
了解战争离不开半岛电视台
QQ、MSN:网民的即时传播工具
传媒依赖在传媒时代更为凸显
媒介融合:受众与传媒谁选择谁
将来还有没有人看报纸
围绕同心圆,争夺1/3
杰出的内容:传统媒体的生存法则
电视能锁住更多人群吗
电视+网络+周刊+图书
媒体对温家宝访日的报道
“碎片化”的资讯消费导致媒介融合
Web2.0时代:传媒与受众谁依赖谁?
第二章感性理性
从新闻娱乐化看传媒责任
追求感性,“新闻娱乐化”的启示
娱乐化也是一种风格
受众具有支配能力
……
第三章 真实利益
新闻客观性与利益集团的冲突
第四章 博客播客
走进网络传媒的言论场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媒介受众
解析传媒时代的媒介依赖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逐渐由单一兵种——报刊发展到集团协同作战,卫星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此时的传媒,触角已经伸人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它不仅成为整个社会机器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人们生存方式和内容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众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乃至观点,时刻被围裹在由各类媒介织就的网络之中,这一强大的认知场从认知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和文化心理上影响着受众,人类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传播时代——大众传媒时代。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公众,被引入了一个令你大开眼界并让你感觉无法离开的认知磁场。
媒体与受众,谁影响谁?
媒体与受众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二者的相互关系
中传媒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媒体传播信息的效果怎样?是魔弹还是教养师?
受众又是什么角色?靶子?病人?抑或主宰?
这些传媒界曾经争论过的话题在大众传媒时代又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
传媒即“魔弹”,受众成了的靶子
CNN镜头“引领”安理会话题
CNN的国际总裁曾经说过,安理会每天讨论的议程是CNN设置的,因为CNN记者的镜头摄到哪里,安理会就讨论什么。
CNN报道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那么安理会就要讨论这个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