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第的汉学研究

分类: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陈开科著
出 版 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77290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列国汉学史书系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套汉学史书系。该书由阎纯德教授、吴志良博士主编,汇集了一批既谙熟外语,又具有较为丰富的古今中外关于历史、哲学、语言、文学和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具有专学的知名学者,以第一手的史料、新颖的学术视角,把我国汉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该书系第一辑现已出版5本,本书为其中之一本,主要研究了俄罗斯汉学研究专家的生平及其对汉学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开科,历史学博士。1997年至2002年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留学,师从CnepeNoMoB教授。2002年至2 005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蔡鸿生教授。2005年始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晚清中俄关系史、中国近代史及中国哲学史研究。著有《中国神仙探玄》(漓江出版社,1991年);《古代帝王与文祸要论》(岳麓书社,1997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该书获俄罗斯联邦人文科学基金资助,2O01年);《巴拉第与晚清中俄关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发表中、俄文学术论(译)文数十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重点课题《嘉庆十年》,参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东正教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巴拉第的生活与学术活动概述
一、巴拉第的早年生活
二、巴拉第在北京的生活和学术活动概述
三、后人对巴拉第汉学研究的基本评价、局限性及相关问题
第二章 巴拉第的蒙古史研究
一、巴拉第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
二、巴拉第译注《元朝秘史》
三、巴拉第译注《圣武亲征录》
第三章 巴拉第“科学考察”南乌苏里边区
一、“科学考察”的缘起及基本过程
二、“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考察”的意义及评价
第四章 巴拉第对中国宗教史及其文献的研究与翻译
一、巴拉第研究与翻译佛教文献、历史
二、巴拉第对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历史的研究
三、巴拉第对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
第五章 巴拉第首倡编辑《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布道团成员著作集》
一、《著作集》缘起考
二、《著作集》的作者群和作品类型分析
三、《著作集》的内容分析
四、《著作集》的反响和评价
第六章 巴拉第的绝笔之作《汉俄合璧韵编》
一、《韵编》的编辑出版历程考
二、《韵编》参考资料考
三、《韵编》的“汉音俄拼体系”
四、《汉俄合璧韵编》内容浅析
附录一 莫斯科的“孔夫子”
一、传奇的经历与卓越的著述
二、典型的欧亚主义者
三、树立中俄文化交流史上的新丰碑
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寻找真正的孔夫子
附录二 《论语》之路——记历代俄罗斯汉学家对《论语》的翻译与研究
一、三个时代四种典型《论语》俄译本及译者介绍
二、三个时代四种典型《论语》俄译本的比较分析
附录三 翻译态度与学术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巴拉第的生活与学术活动概述
卡法罗夫(1817~1878,),教名巴拉第,于1817年出身于喀山州一个神学世家,后又毕业于当地宗教学校。按一般规律,他必定会成为成千上万神父中的一位,默默无闻。可是,在他22岁也就是l839年,他突发奇想,自愿申请参加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布道团。这一举动,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先后三次到达北京,居住时间达31年。他和遥远的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世界公认的著名汉学家。当代俄罗斯汉学家霍赫洛夫评论:“他是俄罗斯汉学大师之一,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中亚及远东的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在东方学领域里,他的知识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兴趣表现得非常广泛,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国外,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权威,因此,在他那个时代,他被公认为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而现代俄罗斯汉学界,则习惯将他和比丘林、瓦西里耶夫并称为“俄罗斯汉学界三大巨匠”。下面,我们简单描画一下这位杰出汉学家一生的生活和学术活动的轨迹。
一、巴拉第的早年生活
有关巴拉第早年的情况,保存的史料不是太多,我们只能大致描述。
巴拉第于l817年9月16日出生在喀山州契斯托波尔斯克县斯塔洛舍施明斯克镇郊一个大司祭家庭。祖父是神父,父亲、格利戈利耶维奇(KaqbapoB H.r.)毕业于喀山神学院,后来到斯塔洛舍施明斯克的博戈雅夫列斯基大教堂作神父。1806年,他又被委任为契斯托波尔斯克县的监督司祭;1807年,又升为博戈雅夫列斯基大教堂的大司祭,管理两个古老的乡村教堂。他很有才干,无论是辖区内民族信仰的分离问题,还是复杂的教会财务管理问题,他都应付自如。至于巴拉第的母亲伊万诺夫娜(HBaHOBHa M.),最令他们兄妹终生感谢。她忙碌一生,除了辅助丈夫,承担所有家务外,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们身上。她育有9个孩子。巴拉第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我们可以想象,要把这么多儿女养育成人,对她来说是多么艰难。由于这位贤良勤劳的伟大母亲的教育,以至于巴拉第刚满8岁,就开始写作和阅读。优良的家教,对以后这位汉学巨头的杰出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