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论语

分类: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宿正伯著
出 版 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7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4208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近年重读传统经典之风甚盛,注解发挥之论亦层出不穷,宿正伯对于《论语》的理解比较抓得住精神,联系得了生活,立论比较站得住,确实有益于读者。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王蒙
在异彩纷呈的《论语》热中,正伯的这本《道不尽的》显得与众不同。他以扎实的国学功底、敏锐的现实眼光、理性的现代意识解读《论语》。在汗牛充栋的《论语》阐释注疏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他的解读文笔简约、文风朴实、行文流畅,没有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言之成理,持着有故,读来或使人会心一笑,或叫人豁然开朗。如果您是一位浸淫《论语》多年的长者,应该为这样一部解读而欣慰;如果您是一位初涉国学的懵懂青年,本书或许不失为引领您登堂入室的启蒙读物。
——朱铁志
内容简介
对经典的释读有如观看一幅美术作品,形象的感知和意义的阐释总是会因人而异。如何解读经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书作者以其扎实的国学功底、敏锐的现实眼光、理性的现代意识解读《论语》,在汗牛充栋的《论语》阐释注疏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如果您是一位浸淫《论语》多年的长者,应该为这样一部解读而欣慰;如果您是一位初涉国学的懵懂青年,本书或许不失为引领您登堂入室的启蒙读物。
本书以扎实的国学功底、敏锐的现实眼光、理性的现代意识解读《论语》,它在汗牛充栋的《论语》阐释注疏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作者的解读文笔简约、文风朴实、行文流畅,没有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言之成理,持着有故,读来或使人会心一笑,或叫人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宿正伯:1975年12月出生,山西忻州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现工作于全国政协办公厅。曾出版著作《我读》。
目录
序
自序
一 读《论语》读什么
(一)红尘即正道
(二)天地有大关
(三)人间有正气
(四)《论语》之不足
二 学孔子学什么
(一)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二)因革损益,与时俱进
(三)直抒胸臆,实事求是
(四)躬亲实践,细处着手
(五)襟怀坦荡,自信从容
三《论语》今解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
书摘插图
一 读《论语》读什么:
《论语》的内容很芜杂,同时又是采用的语录体,因此读者往往难以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完整的体系和清晰的纲目。历代研究者对《论语》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本书“今解”部分之前,能够对《论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不揣冒昧,将自己对《论语》主旨的三点理解先行奉上。
(一)红尘即正道:
孔子的思想,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家等其他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派别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关注现实生活。《论语》作为孔子思想言论的集成,自然也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翻阅《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言论无一不是围绕现实问题而展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通过点点滴滴的对话所告诉我们的,无非是如何修身、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家事国事天下事。这些言论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非常丰富的处世原则。
但是,读《论语》,仅仅获得这些一点一滴的认知就够了吗?不够。我们还需要从林林总总的“小道理”中,抽象出更为深刻、更具普遍意义、更能体现孔子思想特点,并足以统领《论语》全部言论的“大道理”来。如此,我们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论语》,《论语》也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与生活。笔者不才,自认从中找到了这样一种“大道理”,并以为这是孔子思想最鲜明的旗帜所在:红尘即是夫子有心,予忖度之自古以来,就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困扰着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