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管理学,
作者: 于省宽 著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6917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白色是已知知识,黑色是未知知识,灰色是模糊知识,这就是三色理论。做了快二十年的企业,看了些书,遇到些事,碰上些人,想了些话,似有不吐不快,不说不明,不辨不真的感觉:由此而成——《管理:黑色灰色白色箴言》一书。
一、中国有许多的经典管理哲学,但缺乏管理科学的系统性,我们的教科书多数照搬或演绎着西方的管理科学,使得我们有了太多的遗憾。近些年,有志于此的朋友们试着建立中国式管理,出了书,讲了话,正了名,也有了些反响,看出了些希望。我的工作阅历和实践感悟,促成了一种想参与其中的冲动。我在自己的企业里进行了一次笨拙却是质朴的实验——倡导并实践了“企业人文管理”新理论,出版了《人文管理丛书》七卷本。由于本人经营的企业有解放前的,有接手破产拍卖的,有兼并发展缓慢的,有中外合资的。这就平添了企业人文管理新理论
的可信度和普适性,评价也是始料不及的。有专家和媒体说是“具有中国特色”“领风气之先,成一家之言”的“有价值的原创性”“管理新理论”。坦率地说,我在企业这么长时间一直期待的就是它。可我实在不敢接受眼前这突如其来的赞语。原因有三:1.这套东西极粗糙,还构
不成科学意义上的理论体系;2.目前企业都在改革和管理的进程中,其理性基础和实践基础还不足以提炼和完善管理科学的新理论i3.那就是自己的学识太浅,实践有限。但有一点我极受鼓舞:中国人开始关注和研究属于自己的东西了。虽说它很幼小、稚嫩、单薄,但毕竟是“这
一个”。可能外国人还不屑于这些,可我们太需要了。所以,只要我们上了路,就不1、白走不到目的地。
二、在生活的现实中,我们常会把新理论体系的建设看成很难的事,也同样会把一个人的成功看成很难的事。但我要说的是:这就是普通人能干成的事,其实并不难。因为,难事被普通人努力做成了,事,就变得不难了,人,也就不普通了。可实际上事还是原来的事,人还是原来的人。今天,我把写这本书用做草稿的登机牌、卫生袋、饭店的菜单等印在书前面,就是为了说明这简单的事情都是人为地弄复杂了,还被人涂上了些神秘的色彩,显得高不可攀的样子。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奔波多于安定,没有大块整块时间读书和写作,养成了随地学,随手写的习惯,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纸,只要能写字都是稿纸。区别仅是留心这些事罢了,并没有下更大工夫去刻意地做。还有我本人也没有这个时间,企业事多且杂,很难坐得下来。所以,成功不是非要“头悬梁,锥刺股”那般。我是一个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不就写成还颇带些新意的几本书吗?不也经营几家还颇有些知名度的企业吗?说这些话,让我的同辈和比我年轻的朋友们听,也许是有些益处的。
三、这本书多是构思和出版那套丛书时形成的感悟性东西,是以片言只语为节,未形成完整文章。既是交流沟通的产物,也是磨合碰撞后的升华,更是一种对企业人文管理新理论做另类阐释的补充,也同时为搞企业的人做了阅读上的另样选择,不必挤大时间,随便一个空闲都
可以看上几条感兴趣的,翻上几页还想读的,以调调思路,换换口味。这个好处有多少,我也说不上,但我敢保证坏处没有。因为,就我今天所读和所见而言,一个做企业的人以自己的思索去探讨改革过程中中国企业的管理新理论,并又凝练提升成一种管理的格言和警句,单成一书出版还不是很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也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值得来做。所以,我追求“书”的鲜活的企业色彩,尝试着用思考性、思辨性、思想性贯穿始终。当然,还有些调侃性、诙谐性、愉悦性融入书中,给人议论和见解的空间度极大。
作者简介
于省宽,男,1958年生,管理专家。中国人文管理理论的奠基者和实践者。曾任新飞集团总经理、新机集团总裁、天马集团总裁、龙马集团总裁,现任凯诺企业咨询公司首席专家。
倡导“人文管理”新理论,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过几十篇文章。《经济日报"、《中国机电报》、《新乡日报》、《鹤壁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为其开辟“省宽看管理”、“省宽侃管理”、“省宽语丝”等专栏。著有《理论管理》、《人文管理丛书》(七卷本)。任“当代中国企业创新管理》(上、中、下卷)主编,《领导科学》(上、下卷)副主编,参与编写《青年学》一书。在企业界、管理科学理论界和新闻界有较大影响。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人文管理——管理科学的新课题
灰色——黑与白的经纬度
哲学——思维大观园
企业家——另类苦行僧
员工——企业家的上帝
第二部分
领导技巧——绝活儿境界
艺术——智慧的灵光
改革——不得不迈的门槛
创新——生命的源泉
财富——血色的钻石
第三部分
科技——利润之母
计算机——未来人的通行证
信息——生活的大海
品牌——生死护身符
销售——竞争的能力平台
财务——钱转动的魔方
制度——不得违反的天条
广告——现代推销术
信用——定期的银行存折
人才——企业的家底儿
才能——财富的关键元素
第四部分
时间——上帝的天平
梦想——ABC的启示
修养——企业的无字名片
决策——直觉中的力量
成功——其实并不难
失败——成功的另一半
危机——混沌期的双重挑战
团队——胜利之神
合作——酸楚的笑容
第五部分
知识——命运的“DNA”
学习——人生的“好望角”
专家——权威的“过去时”
情感——管理中的“晴雨表”
……
第六部分
人文管理:企业管理科学的一场革命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人文管理——管理科学的新课题
“五天”使命
为部落的人生存而战——前天——自然经济,管理是无为而治;
为族类的人稳定而战——昨天——农业经济,管理是家长制;
为国家的人强盛而战——今天——工业经济,管理是军事化;
为区域的人崛起而战——明天——知识经济,管理是人性化;
为全球的人共生而战——后天——智慧经济,管理是人格化。
人文管理的定义
人文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技术管理和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军事化管理之土:以平等意识为基础,以分享观念为核心,以欣赏他人为境界的一种新式管理。它的定义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有序和谐的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体现在:个人需求的不断满足和企业目标不断实现的良性互动过程中。
人文管理的要义
人文管理的一项要义:不是指望某一管理岗位是由天才式的人物来验证的,而是能由平凡的人物经过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验证的。因为,前者的人数太少,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后者的人数芸芸,我们只要学会欣赏凡人。
人文管理的基本属性
人文管理的基本属性有二:一是人人都是自主的,是一个管理他人和管理他物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被管理者,在知识经济期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伙伴关系”、“合作关系”。所以,它应该是倡导和实施新理念的一种方式。否则的话,人文管理就失
去了任何可能实现的客观现实条件,变成了一句空话。
人文管理的萌芽
过去军事化管理时期,管理者是从士兵到将军,工作中的每个岗位、每个工种、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不仅熟悉,而且经历。所以,可以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而且你听了是心服口服。但如今是后工业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仅从未谋面,岗位不同,而且技术有别,互不替代,各有专长,管理者更是溃有历练,高来高去,但是谁也离不开谁。因此,管理的平等和合作是一个根本的基础——这就是人文管理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