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原书第3版)

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者: (美)吉特洛等著,张杰等译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523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122975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质量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以全球化为背景的案例。本书结构清晰,论述透彻,语言精练,通俗易懂。本书可以用做质量管理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管理课程、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和战略管理课程的辅助教材,还可以作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士的培训教材。
读者对象: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和质量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的基础
第1章质量的基础
第2章爱德华戴明的管理理论
第3章统计研究基础
第4章定义和文档化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分析型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第5章概率和统计学基础
第6章利用控制图来稳定和改进过程
第7章属性控制图
第8章变量控制图
第9章失控模式
第10章过程诊断
第11章过程能力和改进研究
第12章试验设计
第13章检验策略
第三部分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
第14章质量管理的叉子模型:“柄”或变革
第15章质理管理的叉子模型:“颈”或管理层教育
第16章质量管理的叉子模型:分叉1或日常管理
第17章质量管理的叉子模型:分叉2或跨职能管理
第18章质量管理模型的叉子模型:分叉3或政策管理
第19章具体叉子模型所需的资源
第四部分统计方法的当代思维
第20章六西格玛管理
附录A表
书摘插图
第1章质量的基础
引言
质量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那是一辆好车,他是一个好人,这是一只绩优股。很多人把高质量等同于高价格,把低质量等同于低价格。本章的目的正是要驳斥这种过时的观念,并向大家解释质量的真正意义。
1.1过程基础
1.1.1过程的定义
过程就是为了组织共同的目标(我们把这些的目标称为组织使命),从而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所有活动的集合。管理的任务就是使整个过程最优化,并要朝着既定目标发展。这可能需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都要实现最优化,例如组织中的一个部门可能必须为了其他某个资源短缺的部门而放弃一些资源,从而使整个组织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如图l-1所示,转化包括增加或创造关于时间、空间或形式三者中某一方面的价值。一项了解社会经济与物流运作管理的关系;掌握运作管理、物流运作管理、物流运作管理系统、物流运作管理5S、物流运作管理的基础要素等基本知识;通过对典型案例——沃尔玛的物流运作管理系统的剖析,能对物流运作管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
1.1 社会经济与物流运作管理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使得大量生产要素转移到商业、交通运输、房地产、通信、公共事业、保险、金融和其他服务性行业和领域,传统的有形产品生产的概念已经不能反映和概括服务业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形式。因此,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进一步扩展,逐步容纳了非制造的服务业领域,不仅包括了有形产品的制造,而且包括了无形服务的提供。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生产称为“production”或“manufac—turin9”,而将提供服务的活动称为“0perations”。现在的趋势是将两者均称为“运作”,生产管理也就演化为运作管理。
运作管理就是对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作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