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著导读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景天魁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版次: 1页数: 604印刷时间: 2007/04/01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18987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读原著(原创性著作),就是与大师对话。这是无数读书人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然而,这个普通道理却需要经常强调、不断提倡。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l962—1967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当时北大非常强调读原著,低年级的主要课程都辅之以一门“原著辅导”,到了高年级就直接读原著了。任课老师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是帮助学生通过读原著去直接与大师们对话的引领者,而不是大师的代替者,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优秀的传统。前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招聘新人,有几位也算名牌大学的社会学系毕业生前来应聘,在答辩时,当被问到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位社会学家,你读过他的哪本书时,好几位应聘者竟然无以应答。他们坦言,他们只读任课老师的讲义或教科书,未曾读过经典作家们的原著。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主要是由它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由概念体系构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视角和基本方法构成的。而所有这些的最真实、最可靠的表达,存在于那些原创性的著作中13一般而言,这并不是那些转述和整理原创性知识的讲义和教科书所能代替的。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经典作家也写教科书,或者有些出色的教科书也称得上是“原著”;并且不可否认,教科书也有把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样,原著和教科书之间的区别,以及由这些区别决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原著派生了并且决定着教科书,而不能用教科书去代替原著。同样,一门知识的传授者不能代替这门知识的原创者,而不论传授者们是否出色和优秀。尽管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还可以去做很多更为详尽的讨论,但基本性质就是如此。
目录
上卷经典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
第一部分经典社会学(帕森斯以前)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本质
二、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属性
三、社会秩序、结构与分层
四、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形态和类型
五、社会意识、法律及意识形态
六、作为实践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运动
七、民族国家与政治
八、社会中的宗教
九、社会知识的特性
第二部分中国社会学(1949年以前)
下卷
分支学科
一、政治社会学
二、经济社会学
三、制度社会学
四、组织社会学
五、家庭社会学与性别研究
六、知识社会学
七、历史社会学
八、发展社会学
九、城市社会学
十、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