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初级(2008实战版)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30字数: 486000版次: 1页数: 36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7206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配合人事部、民政部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工作,我们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组织全国高校著名专家学者编写《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初级)和《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中级)系列考试辅导教材。这套考试辅导系列教材的主编和编写人员分别是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社会工作院系的专家学者。在编写过程中,本系列考试辅导教材严格遵循《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和《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级)的章节内容和体例,并结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进行编写,以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为目的,注重培养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考生综合素质。
针对考生复习时间短、专业训练不足等特点,该系列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考点精讲、及时练习,尽可能体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以能力为本的原则,使广大考生在复习考试过程中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融会贯通。本系列考试辅导教材内容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1)注重对原教材章节知识要点进行权威提炼,对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进行更加通俗的诠释,使广大考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把握每一章、每一节的考点知识;(2)对原教材每一章、每一节的思考练习题进行精解,使广大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章节精义;(3)最后根据考试大纲制定的考题类型专门编写每一章综合练习考题,使考生在学习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能够及时检验自己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目录
上篇: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第五章小组工作
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
下篇: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
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
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社会工作的一般含义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非营利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不同国家,不同文献中,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士和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是紧密相连的,它与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一起构成一个社会的安全网络。不同的社会福利体系,对社会工作专业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社会工作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人们也常常因此产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不同理解。
2.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1)中国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现实社会制度是不可分离的。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专业,在被引人中国时,必然要适应中国的社会要求,服务于中国社会的主体目标,体现中国的传统价值和现实要求,也必须融人中国社会之中。
(2)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社会工作的具体阐述是:“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