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三忌

分类: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为人处世,
作者: 孙郡锴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华侨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305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2194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三忌”的10种解读:
只有以工确的为人处世之道立身的人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无论做什么工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引极致,努力在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尽量好,以不俗的业绩赢碍他人的尊重,这一辈子就算没白活。
有了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脑子里的想法与现实中的做法才能吻台,才能对于自己要走的路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只要想做,多么大的困难、多么难以跨越的障碍都无法阻挡一个人前进的勇气和脚步。
事情想明白了、问题看准了就坚决而迅速地采取行动,决不婆婆妈妈和拖泥带水。
只有会做,才能把难事做简单,把普通事做好也才能心有所想而事有所成。
只要肯于付出心血,就能期望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应该下决心放弃这个“旧我” 在凤凰涅槃式的重生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
人生要想更有意义,只有下决心去掉杂质和包裹,尽可能做回那个真实、自然的自己。
固执是自省的敌人,人生中有些东西不得不放弃,这时候,坚持反倒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内容简介
一忌凡事难立;一个人不能浑浑噩噩地活着,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有自己的事业基础,这样身处社会才能站得住,走得稳。看看周围那些能够为人所尊重的所谓成功人士,大多是熟念“立”字诀,通过立身,立业,立已,立言活出人生气概的大号人。
二忌该做不做: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断做事,大事、小事、工作事、家里事、人活一生可以说事事不断。一个人如果生活,事业上不那么成功,最好从“做”上找原因;该做的事做了没有、做对了没有?记住“做”这个要诀,从现在开始于做,你会找到最佳的生存方式,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生存环境。
三忌只加不减:放弃是一种大智慧,为自己算账,人们都喜欢用加法:职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等等,因为汲取和获得更容易让人有满足感。但是人生也需要——在特定的时候甚至更需要减法,掂量一肩头,心头的分量,你是否觉得太沉重?那么,何不平个大扫除,为自己清仓,放弃不必要的拖累?
目录
一忌凡事难立做人最忌站人住走不稳
第一章立身:以为人处世之道奠定生存根基
1.以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2.保持真诚的本色
3.关爱他人能产生磁石般的力量
4.做个恪守信用的人
5.做人要有看得开利益的气度
6.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朋友
7.择友要有基本的原则和标准
8.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9.做人不可一味傲慢
10.以坚忍和自信立身
11.学会退让三分
12.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13.学会低调做人
14.努力培养自身的亲和力
15.努力结识各行各业的人
第二章立业:人活一辈子总要做出点名堂
1.做一只主宰自己未来的老鼠
2.别让“满意”、“安分”束缚住自己
3.搞清楚自己这一辈子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舞台
4.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5.做事要先确保手里握有七成胜算
6.面对困境应做出正确的决断
7.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8.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错失良机
9.寻找真正的用武之地
10.赢得机会的主动权
11.不为潮流所动
12.换一种思路走得更远
13.思路指引道路
……
第三章立已: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自己
第四章立言:善于语言沟通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真本领
二忌该做不做改变做法就能改变结果
第五章想做:拥有梦想是实现人生跨越的第一步
第六章敢做:用一流的行动力追求更佳的做事成效
第七章会做:掌握正确的做事原则和方法
第八章用心做:付出心血才能期望收获成就
三忌只加不减尽量放弃影响生存状态的负担
第九章放弃旧自我:放弃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第十章放弃假面具:做回真实、自然的自己
第十一章放弃执著心:从不良心态中解脱自己
第十二章放弃僵化思维:做人做事不能过于死板
书摘插图
一忌凡事难立做人最忌站人住走不稳
第一章立身:以为人处世之道奠定生存根基
9.做人不可一味傲慢
大干世界,众生百态。生活不乏这样的人:他们骄傲而自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常表现出冷漠而盛气凌人的表情,行为上喜欢独来独往,不爱理睬别人。这样的人看起来似乎很“潇洒”。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人情世故或完全轻视、忽略人情世故,他们常常遭到别人的反感和疏远,其结果往往是处处碰壁而寸步难行。
人们常常注意到的所谓清高、孤傲与怠慢其实是一种自私心理,通常这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使你孤陋寡闻,而其中危害人最深的则是傲慢。
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傲慢是流沙。常常导致事业的失败。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一般来说,越是才学丰富见多识广的人就会越谦虚;文化越低,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被奉为千古宗师的孔子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谦逊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傲慢的态度会使人感到难堪。
相传南宋时江西有一名士傲慢之极,凡人不理。一次他提出要与大诗人杨万里会一会。杨万里谦和地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带一点江西的名产配盐幽菽来。名士见到杨万里后开口就说:请先生原谅,我读书人实在不
知配盐幽菽是什么乡间之物,无法带来。杨万里则不慌不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韵略》,翻开当中一页递给名士,只见书上写着“豉,配盐幽菽也”。
原来杨万里让他带的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此时名士面红耳赤,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后悔自已为人不该人傲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