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儿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蔡大东著
出 版 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83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872291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易中天讲的“三国”为什么大家会喜欢呢?就是这里面有太多的经验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相关。
——于丹摘自《北京晚报》
历史本身很无奈,但历史人物却熠熠生辉,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归纳三国人物的读本。
——蔡大东
内容简介
三国中有太多的人物被世人所铭记,他们都有鲜明的特点:诸葛的计谋、关羽的忠义、张飞的鲁莽;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不同味道的三国,有的为曹操兵败赤壁唏嘘不已,有的为周瑜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有的为诸葛亮的无力回天而痛哭流涕,这些都是三国的魅力所在。
在大学,同学们一起打三国的游戏,我总是选择刘备作为我的势力,我不否认我对三国中刘备集团的喜爱,这完全是被罗先生的正统思想所左右,作为一个专研三国历史痴迷的人,我对三国里人物的喜爱的差别已经越来越模糊,这是感情的升华,同时也失去了一些阅读的乐趣,因为现在读书更多是在查证一段历史,而并非为早巳烂熟于胸的情节所带动。总之不管怎样,还是享受读三国的乐趣,那种别的作品不能带来的快感。
提及三国就不能不说《三国志》,网上讨论最多的是史实与演义的不同。《三国志》作为历史读起来一延不如演义精彩。很多为人们熟悉、看重的人物在其中变得非常平凡。这禁不住让我伤心好多天,到底怎么回事?这就是真正的历史?
这就是真正的历史,其实那一阵子着实让我痛苦,我总是在想那我以前读的是什么?仅仅是一些没发生过的传奇故事吗?未免罗先生也太能忽悠了吧:我想这应该是所有爱好三国历史的人必然的经历吧。
最后要说,这本书完成后,我要给的第一个读者就是爸爸,谢谢他对我读书的鼓励以及做人的影响,因为这些会伴随我一生的。
目录
第一篇美女篇
第二篇感动篇
第三篇流泪篇
第四篇慧眼识人篇
第五篇使者篇
第六篇脱险篇
第七篇兄弟篇
第八篇异人篇
第九篇自不量力篇
第十篇醉酒篇
书摘插图
第一篇美女篇
10.甘、麋二夫人
此事见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竞到府中,来见二嫂。甘、麋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公拜于阶下日: “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二夫人日: “皇叔今在何处?”公日: “不知去向。”二夫人日: “二叔今将若何?”公日: “关某出城死战,被困土山,张辽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曹操已皆允从,故特退兵,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二夫人问: “那三事?”关公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甘夫人日: “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公日:“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二夫人日: “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是甘、麋二夫人(注1)并称,故这里将二位美女一起介绍。
了解三国的人们,对创业过程中的刘备留有这样印象,即:得战且战,如若不敌,则狼狈逃窜,什么妻子儿女性命统统地抛于脑后。其逃窜的水平、频率及狼狈相就是他的老祖宗刘邦也难以望其项背。也正因为此,甘、麋二夫人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在著名的关公“千里走单骑”过程中,其护送的就是这两位嫂子。
从我选文的对自来看,甘、麋二夫人绝对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下的产物。在她们“凡事不必问俺女流”、“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等言语中,透见其柔顺、毫无主见的性格特点。她们的一应之事甚至生杀性命完全由男人来掌控。这样的女性形象,更像是作为仨国演,义》 (后文中“演义”即指《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符号所存在,她们本身代表的意义微乎其微,是以在读者心中也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