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李建军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311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6438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青少年自杀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呈上升趋势。青少年自杀的危害性人所共知,自杀已成15-34岁青少年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成为自杀问题研究中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自杀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呈上升趋势。青少年自杀的危害性人所共知,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少年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成为自杀问题研究中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保护生命是本书的研究主旨。作者根据翔实的统计资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建军,1963年8月出,教授,博士。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参研3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成果曾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目录
导言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一 充分认识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二我国在相关领域里的研究与对策严重滞后
三 “自杀,一个都太多!”
第一章青少年的自杀率
一 自杀死亡率
(一)我国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
(二)我国城乡各年龄段人群死因统计
(三)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自杀死亡率
(四)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自杀率呈现的特点概述
(五)我国香港地区青少年的自杀率
(六)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的自杀率
(七)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
二 自杀未遂率
(一)我国每年自杀未遂者200万人以上
(二)自杀未遂者是最可能自杀死亡的高危人群三自杀意念率
三自杀意念率
(一)我国青少年的自杀意念阳性率高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率
(三)日本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率
四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
(一)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为女高男低
(二)日本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为男高女低
五在年龄阶段上属“东亚型”(“日本型”)
第二章青少年自杀的手段、时间、场所
一 自杀手段
(一)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主要的自杀手段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的主要自杀手段
(三)日本青少年的自杀手段
二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时间分布
(一)季节
(二)时刻
三青少年自杀的场所及城乡差别
(一)服毒、自缢多在室内
(二)高坠多选高楼、桥梁
(三)名山大川成为自杀的重要场所
(四)农村高发于城市
第三章青少年自杀低龄化问题
一学习压力与少儿自杀
(一)应试教育与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
(二)教师压力与少儿自杀
二欺侮现象与少儿自杀
三 自杀的低龄化与心理疾患
(一)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儿童青少年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的缺陷
四家庭因素与少儿自杀
(一)家庭管教方式的影响
(二)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家庭构成情况的影响
第四章青少年女性的自杀问题
一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的严重性
(二)生死一瞬间——“冲动型”是农村女性自杀的重要特征
二青少年女性自杀的“传染性”与集体自杀、群发
……
第五章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传播媒体的诱导与“维持效应”
第七章青少年的梦魇:心理疾患与自杀行为
第八章吸毒、吸烟、酗酒等物质滥用与边缘性自杀
第九章邪教、迷信和影响
第十章青少年自杀的防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