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
分类: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何旭艳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291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725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1921-1949年近30年左右时间里,上海信托业经历了兴起、沉寂、初步发展、畸形发达、渐趋萎缩几个阶段,先后涌现了百家不同类型的信托机构,同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信托观念的传播和推广工作也次第展开,上海信托业已经具备了一个金融分业应有的外观。但从实际经营内容来看,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成为整个行业的基本特点。因此,近代上海尽管出现了一批批信托机构,却不存在一个能独立承担财产管理与长期资金融通功能的金融分业。
作者简介
何旭艳,女,1972年生,浙江乐清人。1989-1992年就读于杭州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1998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200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金融史,在《近代中研究》、《中国经济史经究》、《学术月刊》、《抗日战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为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目录
序言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信托”的起源与定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回顾
三、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四、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921-1926年)
第一节 近代信托制度传人中国
一、信托活动的出现
二、信托学说的传人
第二节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
一、信托公司的创立
二、投资人情况
三、经营内容
第三节 “信交风潮”
一、从狂热到平缓
二、“信交风潮”爆发
第四节 1922-1926年期间的信托业
一、新设立的信托机构
二、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信托业的初步发展(1927-1937年7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公司
一、新增的华商信托公司
二、华商信托公司的经营特点
三、华商信托公司存在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银行信托部
一、创设银行信托部的潮流
二、经营状况
三、银行信托部存在的意义
第三节 华资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中央信托局
三、官营信托机构出现的意义
第四节 外资信托机构
一、新增的外资信托机构
二、经营特点
三、外资信托机构对华资信托业的启示
第五节 小结
一、上海信托业的进步之处
二、上海信托业的不正常之处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海信托业(1937年8月-1945年8月)
第一节 基本格局
一、官营和外资信托机构的淡出
二、华商信托机构的极度繁荣
三、华商信托机构数量剧增的原因
第二节 经营特点
一、信托业务有了一定发展
二、投机性增强
三、主营方向不明,经营业绩不稳
第三节 行业成长
一、行业地位
二、行业规模
三、行业建设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战后的上海信托业(1945年9月-1949年5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业
一、机构数量递减
二、经营面临困境
三、行业建设日趋成熟
第二节 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国营信托机构的力量加强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营业务极其庞杂
三、关于中央信托局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小结
一、商营、国营信托业不同的发展际遇
二、上海信托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结论
大事记
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