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小房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小房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少儿,图画书,

作者: (美)伯顿 著,阿甲 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 5000版次: 1页数: 40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234696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1943年凯迪克奖金奖;1959年刘易斯卡洛尔书架奖;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100本最佳童书;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次“好绘本”;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

凯迪克金奖绘本,畅销60年的经典

说几句关于《小房子》的题外话 (阿甲 )

前几天见到《小房子》了,特别开心。一来是翻译了一年多的书,差不多与《勇气》一起译完的,终于见面了;二来这本书做得实在是非常漂亮,在印制上几乎无可挑剔。翻开这本书,不知怎么有一种十分怀旧的感觉,这是这本书本身的气质,也多少有些个人的缘份在里面。

在我翻译或者参与前期整理、策划的图画书中,这是一本最让我喜欢的书,它的名字很小——小房子嘛,但故事很大气,讲的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沧桑变迁,风格柔美却不做作,语言直白到小孩子都能听懂,但情感非常含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在不断的重复、展开中,故事竟然能推向激动人心的最高潮。最后合上书本时,久久回味。第一次读给筱音听时,我们都特别投入,读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本书台湾也有一个很成熟的译本,由“小大读书会”的掌门人林真美翻译。另一本《石头汤》也有很成熟的译本,是台湾儿童文学界的泰斗之一马景贤老先生的译本。我好像一上来就要挑最难对付的事情来做,有点自不量力的味道:)

不过林真美的译本虽然读起来很顺,但多少也有一点缺憾,可能她主要是从日文版转译的,少了一点东西又多了一点东西,有点译写的味道。特别是原文在排列上有一种建筑上的美感,对照起来,台湾的译文显得有点碎了。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打醒十二分精神来做了这件事。我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要求自己,尽可能译文每一行都能接近原文的长度。这多少会使人读起来没有那么的顺畅(什么事都会有损失吧),但排出版来却非常好看,跟原版很接近,这也有赖于编辑的悉心努力。

总之,虽然有点王婆的嫌疑,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实在很想夸一夸,除了译文还可以商榷一下,其它的要素确实已经接近完美了——漂亮的书衣、雅致的精装封面(好像是剪纸的图案)、内页的用纸、排版、印刷、装帧……让人爱不释手,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原作的味道。

但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译文有一处明显不妥之处,就是第37页的第9行“当小房子看到绿色青青,听到鸟儿歌唱,”,英文原文是“when the Little House saw the green grass, and heard the birds singing, ”显然,这里至少应该翻译成“绿草青青”。我看到之后,非常难受,仔细查了原始的译稿,发现哪一次的译稿都是“绿色青青”,可能是最初的键误,然后一直成为盲点,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真是奇怪。这一次编辑小姐过于信任我了。我感到非常非常抱歉!希望下一版中能来得及改正过来。

另外,这本书的原画其实也有一点瑕疵。画家维吉尼亚李伯顿可能当时没有留意,在北半球看月亮,新月开口向左,残月开口向右,很好记的,残月就是“C”型,在南半球正好相反。但是这本书的第4页和最后一页画到新月、残月时,都正好反过来了。如果是南半球的读者倒也没什么,北半球的读者就需要特别留意一下。所以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也新月这个词隐去了,本来是“一弯新月升起来”,我改成了“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主要是编辑不愿意让图上的月亮改成反向,这种选择也是合理的,著名的瑕疵也不妨保留下来。

世事无完美。但我还想再说一遍,非常非常喜欢《小房子》这本书!

内容简介

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除了日月星辰和四季的变化,小房子还看到乡村的景物随着挖马路、开商店、盖高楼、通地下铁……而一点一点地改变。结果,小雏菊和苹果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乌烟瘴气和行色匆匆的人们。还好,小房子的主人的后代发现了小房子,把她又移到了乡下,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

《小房子》问世已经有60多年了,获得1943年的凯迪克金奖。今天人们谈论它最多的,还是它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急剧膨胀的都市,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吞噬了丘陵和丘陵上的雏菊和苹果树……即便是结尾,尽管小房子得救了,重新在一片长着小雏菊和苹果树的丘陵上找到了归宿,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悬念,又有谁能保证它永远不再被现代文明吞噬呢?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悲哀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更热爱环境、热爱生命。

作者简介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她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首位教务长,母亲则是一位英国诗人兼音乐家。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的时候,每逢生日和圣诞节,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许多精美的绘本,也常给她读绘本。因此,她对绘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

高中毕业后,她没有上大学,而是继续学习绘画和芭蕾舞,每天利用上课路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画速写。离开旧金山之后,她获得了一份专业素描工作,为许多优秀舞者和艺术家留下了珍贵的身影。

维吉尼亚李伯顿一直保持和孩子一起工作的习惯。她会把作品一遍又一遍地念给孩子听,在观察孩子的反应之后,加以修正。如此反复,直到自己和孩子都满意为止。

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车去》(Choo Choo,1935)、《迈克马力干和他的蒸汽铲车》(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1939)、《加里可,一匹奇迹马》(Calico the Wonder Horse,1941)、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获得1948年凯迪克银奖的《罗宾胡德之歌》(The Song of Robin Hood,1948)以及被赞誉为是她的艺术与人生的集大成之作的《生命故事》(Life Story,1962)。

1968年10月15日,维吉尼亚李伯顿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媒体评论

作品解读/彭懿

维吉尼亚李伯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创作习惯,就是她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儿童书是为儿童的”这一原则,把孩子们当成了最严厉的批评家,每一本图画书都是与她的儿子们共同完成的。

在曾经担任过凯迪克奖评委、美国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巴巴拉埃拉蒙(Barbara Elleman)所著的《维吉尼亚李伯顿的艺术生涯》(Virginia Lee Burton A Life In Art,2002)一书中,引用了维吉尼亚李伯顿这样一段话:“我的第一本书《约尼弗绒布》(Jonnifer Lint),是个关于一粒灰尘的故事。虽然我和我的朋友都认为它相当出色,但却一连遭到了十三家出版社的拒绝,原稿最后又被退了回来。我读给3岁半的儿子听,可还没有读完他就睡着了。这让我教训深刻。从那以后,我总是和我的读者,也就是孩子们一起,为他们而创作。我首先一遍一遍地把作品读给他们听,观察他们的反应,一边根据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取舍选择,一边写故事。图画也是一样。”

1943年,《小房子》为她赢得了第一个凯迪克奖,在获奖感言中,维吉尼亚李伯顿深有感触地说道:“在我与孩子们的合作创造过程中,我学到了几样东西。首先,一个人决不能‘写低’了孩子们。他们立刻就会感觉到成人的傲慢态度,他们不会去看这种书。此外,他们的看法清晰和尖锐……每一个细节,不管它有多小、多不重要,都必须具有固有的趣味和意义,同时,也必须要符合这本书的总体设计。”

《小房子》问世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今天人们谈论它最多的,还是它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急剧膨胀的都市化,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吞噬了丘陵和丘陵上的雏菊和苹果树……在这个故事里,小房子是大自然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即便是结尾,尽管小房子得救了,重新在一片长着小雏菊和苹果树的丘陵上找到了归宿,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悬念,不是吗?又有谁能保证它永远不再被现代文明所吞噬呢!所以我们要说,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悲哀的故事。

回归大自然,在今天已经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当年曾有人问维吉尼亚李伯顿:“你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说我们越远离自然和在自然中的简朴生活,我们越不幸福吗?”她回答得十分肯定:“我乐意把它作为这本书传递的一个信息。” 维吉尼亚李伯顿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在这本小书里,她用最朴素的文字和最明艳的水彩,讴歌了一幅正在远逝的乡村美景。开头一上来就是七个连续的画面——粉红色的小房子、开满雏菊的绿色丘陵,日月星辰,然后是色彩分明的四季,明媚、恬静而又透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感觉。不知她是否受到了美国自然文学之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感召?反正如今,世上是已经绝少有人肯为孩子们画这种安安静静的图画书了。

有人说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家,就是《小房子》里那座四周长满雏菊和苹果树的小房子,其实不是。她住的是一座木瓦板屋顶的二层楼小房子,不是书中的那个中央有一个大烟囱的样子。不过,她和丈夫刚买下这座房子时,为了避开噪音,确实把房子朝马路后面整整移动了五百多米,移到了一片长着老苹果树的丘陵上。而且,她确实还在房子的四周种满了雏菊。

正是这次搬迁,给了她创作《小房子》的灵感。

维吉尼亚李伯顿说,创作这本书最困难的是如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传递出历史的时间、也就是时间推移的概念。当然,她最后还是找到了一种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开始是一天(太阳升起又落下),接着是一个月(从新月到残月),然后是一年(从春天到冬天),就这样地循序渐进,让孩子理解了一个都市在一个世纪中的成长过程,获得了都市化的概念。

小房子也被作者赋予了人的特征和情感,被拟人化了,它会好奇,会孤独,也会恐惧和快乐,这都是孩子们能识别的情感。乍看上去,小房子前后似乎都是一个表情,但如果对比,还是能看出它表情的变化的。比如,当人们在小房子前面开挖道路时,它脸上就是一副惊诧的表情:“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呢?”要说最明显的,还是倒数第2页,当小房子逃离了乌烟瘴气的大都市,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它幸福地笑了。注意,这里作者故意把它门口的台阶画成了弯弯的曲线,好像在笑一样。不仅是表情,作者还用从亮丽到灰暗,再到亮丽的色彩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小房子的心境。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画面装饰性极强,而且绝少直线,常常是一个椭圆套着一个椭圆,比如开头的几页,一个个椭圆形的丘陵连绵不断,连道路、云彩、栅栏,甚至连树梢都是椭圆形的,跃动着一种柔和而又抒情的舞蹈感觉。这或许与维吉尼亚?李?伯顿曾经是一位舞者不无关系吧!

巴巴拉埃拉蒙说《小房子》是维吉尼亚李伯顿图画书创作的一个顶点,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维吉尼亚李伯顿一生的作品并不多,她的作品都是为她的两个儿子创作的。随着儿子的长大,她对于图画书的兴趣很快就减退了。虽然她一生只为孩子们留下来七本图画书,但她却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图画书作家。

小房子

小房子

小房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县委书记
植物记:从新疆到海南
歌曲创作入门
DVD+书-埃及纤体肚皮舞:玄舞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补充歌曲(附MP3)
100万只猫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魔女宅急便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大参考全国最新中考试题精编:英语(2008版)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