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伦理学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
作者: (英)鲍曼 著,张成岗 译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4-1字数: 235000版次: 1页数: 321印刷时间: 2003/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1403386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将要沿着以上这些主题,每一章从一个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应当提醒读者注意:在探索的最后,不会出现一种伦理学法典;也不会有一种伦理学法典会根据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进行构思。后现代的优势所允许的对道德自我条件的理解未必会使道德生命变得舒适一些。后现代最多可以梦想使道德生活变得更加道德一点。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当现代性到了自我批判、自我毁誉、自我拆除的阶段时很多以前的伦理学理论所遵循的路径,开始看上去像一条盲目的小径,同时,对道德现象进行激进、新颖性之门被开启了。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现代和后现代透视下的道德
第一章 道德责任和伦理规则
● 道德之不确定性
● 伦理困境
● 道德正义的征用和回归
● 后现代性:没有伦理规范的道德
第二章 难以捉摸的普遍性
● 普遍主义及其缺憾
● 无根自我之返根
● 伦理普遍性之道德限度
● 道德主体之孤独
第三章 难以捕捉的根基
● 建立于不信任基础之上
● 前自由阶段的道德
● 尚未创立的根基
● 不可容忍的责任沉默
第四章 两类道德团体
● 不对称的我—你关系
● 亲近之先验性
● 作为爱的道德
● 疾病、药物和爱的更多疾病
第五章 道德团体之外
● 第三方的地震或者社会的产生
● 结构和反结构
● 置道德冲动于理性范畴之外
● 置道德冲动于审美范畴之外
● 结构和反结构的自然史
● 后现代离婚
● 逃离国家、进入部落
第六章 社会空间:认知的、美学的和道德的
● 认识他者和对他者之认识
● 背道而驰的隔壁
● 视若陌路的神秘技艺
● 陌生人之先验性
● 道德空间化:诉除认知空间
● 美学的空间
● 作为游戏场的共在
● 得到管理的游戏场
● 道德空间化:拆除美学空间
● 无人区域,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第七章 私人道德、公共风险
第八章 结语:终点也是起点
注释
译者后记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