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全力打造旅游城
了解一座城市,可以从这个城市的地图入手。在新版的池州旅游交通图上,人们会惊讶地发现:铁路、高速已经经过池州;清溪河景观带、千年杏花村已经得到整治和修复;齐山——— 平天湖景区整体开发后对外开放;宾馆酒店坐落在交通最为便利的街道旁,而商贸中心就在下榻的宾馆附近;哪怕是城中心最繁华的地带,也能轻易地找到带有马踏飞燕标志的旅游公厕……近年来,池州以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打造皖南北部旅游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池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是交通滞后的瓶颈制约,严重影响了池州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池州精心编织“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构建对外交通方便快捷通道。铜汤、沿江、安景三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池州旅游与“长三角旅游圈”、“闽浙皖赣旅游圈”和“合肥旅游经济共同圈”等融为一体;铜九铁路今年已经通车;池州港已建成皖江唯一的专用旅游码头,年停泊豪华游轮近百航次,输送境外游客1.5万人次左右;九华山旅游机场也在积极地筹建之中。与此同时,按照“快速融入性”和“便捷通畅性”的要求,密织市内旅游循环连接线,通过路网串联,以池州城区为中心的“三个旅游圈”,即九华山———升金湖——— 牯牛降 “小两山一湖旅游圈”、牯牛降——— 秋浦仙境——— 蓬莱仙洞及大王洞等溶洞“山水洞旅游圈”和九华山——— 池州主城区(杏花村)——— 青阳县城“一鸟两翼城市圈”初显雏形。
交通大发展缩短了池州与客源地和皖南旅游景区之间的距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完善增强了池州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2004年,池州市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新建了一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城市道路和广场,完善了旅游交通条件、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标识系列及语言环境、旅游特色街区,城市的“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在城市旅游环境建设改造中,杏花村景区、秀山门博物馆、傩戏园、清溪河景观带、齐山——— 平天湖景区等项目,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彰显自身特色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历史文化和传承地域文脉的延续,提升了城市景观的独特性和文化品位。这些景点不仅成为池州旅游线路上的精品,更增添了池州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魅力,而宾馆饭店的升级改造,极大地增强了池州的旅游接待能力。目前,池州城区三星级大九华宾馆、杏花村宾馆、百岁大酒店、池州宾馆正在抓紧扩规,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沃尔特大酒店正在抓紧施工,按照三星级以上标准规划的平天湖度假村也在紧张筹备之中。“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池州23家星级宾馆饭店全部客满,一些中西部地区前往皖南、江浙等地的游客,也在池州中转,池州已然成为皖南旅游的必经一站。